故事梗概
中国北方,冬天,内蒙古的一个小镇,九个少年,两个儿童,一群隐隐约约的成年人。这些无所事事的人,生活在那个沉闷的,似乎什么也不会发生的地方,最后,果然什么也没有发生。
导演阐述
如果把拍电影比喻成下棋,大多数人在做的是如何把每一步棋走得比别人高明,而我想做的是把棋子下到棋盘的外面。
导演简介
李红旗,1976年生于山东,1995年毕业于山东滨州教育学院美术系,1999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99年开始发表、出版小说及诗歌作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幸运儿》、《我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诗集《临床经验》。
2004年导演剧情片处女作《好多大米》,获58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NETPAC奖。2008年完成第二部剧情片《黄金周》,获第52届伦敦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提名。2010年完成第三部剧情片《寒假》,获第63届洛迦诺电影节金豹奖、国际影评人奖、基督教联盟特别奖。
参展电影节
★洛迦诺电影节(世界首映) 获金豹奖、国际影评人奖、基督教联盟特别奖
★首尔数字电影节 获红变色龙奖 闭幕片
★北京独立影展 开幕片
★温哥华国际电影节“Brad Birarda and Rob Sali奖”提名影片
够绝的 绝交和拔菜叶子两场戏不见得多有新意 但还是笑死我了;呆滞了全片 结束在寒假复课第一天 刚刚好 谈不上追问 只是戏谑;本来师承就蛮明显 探鼻息直接照搬浮云世事算是坐实了;电视里放的是《黄金周》 李红旗宇宙初具雏形......
这是废话,是便秘,也是诗歌,我们的艺术就是这样一副德行。李红旗比耿军超前一个身位,他真的把棋子下到了棋盘的外面。假如你的思考时间要比别人慢十秒钟,才不会觉得这部电影有三个小时那么长。穷极无聊的寒假,大家聚在一起,所有人都不知道干嘛,但没有人抱怨,也没有人笑过。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人物僵硬的表皮下是辐射出的情感,从内容到语气上都拒绝口语化,因此这种表演方式和对白是适配的,诗意随之一点一点漫浸出来。
画虎不成反类犬,为了几条金句或道理硬拗了90分钟,大部分演员全程在笑场边缘,室内场景摄影非常别扭。甚至美学风格还不太自洽:前面像罗伊安德森,中间是荒诞派戏剧,后面是傻逼李红旗。
喜欢罗伊.安德森,却喜欢不起来李红旗,前者的单一场景、固定长镜头,摄影、美术、道具都是到位的,充满细节和张力,满满的荒诞感,后者就有些僵硬和夹生,带着塑料质感的造作了。
广角视野,逐字的念白,没有灵魂式的表演,在这样一个冷漠的寒假展开,透露出对人与人的思考还有人生的归途。但是这种冷处理稍微有点过,反而显得沉闷做作。
一开始觉得导演在玩尬的,演员呆板,不知所云,后面又觉得台词有点幽默,也有些意味。在北方小镇阴翳的天气,一个个像机器一般麻木的人,一个个无语的事件,显得荒诞又空洞,也想起了我无数无聊的寒假。
3.5- 相比耿军李红旗更加沉稳的讲述他自己所反抗的当下事物状态,刻意的台词,装进一群中学生的口中,说恰当也不恰当。而耿军在08年的《青年》里讲故事的方式是粗暴直接,他也是在讽刺东北当时是青年人的状态,那是一种生猛的力量。但大吹这是中国的罗伊安德森,是有点没必要。
记起来2015年偶然看这片,晚上睡的那叫一个香。这次复看,到一半时猛然惊呼:"woc 太有 我小时候内味了 就是寒假味 就是2000–2010的历史味!"
我服了。。。这也太好看了。。。第一次看李红旗,不说看不看得懂吧,真的很好看就是了。相当孤儿的小孩儿似乎成为了电影中唯一连贯的线。基本靠台词内容本身表意,表演无用。用精准的留白控制节奏,也有极大程度的表意用途。雪地座谈最后用两句话将内容提到国家意识层面,我惊呆了。然后他们匆匆离去。总之,好好笑,好好看
对白写得真好,间离与棒读还是蛮搭的,宽荧幕拍北方荒凉小镇也带有间离效果,第一镜非常精彩,炮声一直在也和这几天重合了,我也想到了罗伊·安德森,but,安德森丧然而内核是乐观的,寒假真的是非常悲凉,非常悲凉。
冰冷的东北像北欧,漫长不自由的寒假是孩子们被压抑的童年缩影,有些片段有点意思,不时也能笑两声,这才遏制住全程想打两星的冲动。拍得还不如耿军好。虽然全是业余演员,虽然孩子不好拍,但是这样读台词也太令人发指了。这也就是外国人听不懂中国话,骗骗外国人,混个奖。
透過《寒假》一片不難察覺到李紅旗對這個世界深深的厭惡,他認為,人從兒時起,受到社會觀念與關係的影響,早已不復純潔,所以「我要成為一個孤兒」。諷刺的是,其強烈的風格化,來源於荒誕派戲劇,而他言稱「全世界的圖書館和頭腦中裝載的不過是日益豐滿的愚蠢」,李紅旗也在「扛著紅旗反紅旗」。 @2013-07-30 01:58:26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