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年老的藏獒,将老人,儿子与卖狗人扭结在一起. 儿子要卖了它,老人坚决要留住这牧人的朋友,卖狗人要将它卖去做宠物.由羊群,白云,牧人组成的藏区风景上,或许是最后纯种的藏獒该何去何从?既是老人的苦恼,也是对藏族文化传承的迫切叩问.
电影果然还是在空间中书写的,这部电影的重点在于乡镇的空间,如果没有那个空间这部电影也是不存在的。工程机械的轰鸣在破败萧条中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那些藏民就像老狗,那么孤独,失去生育能力的意向再直白不过了。看到《永恒一日》的简介好像多了一个看待万玛才旦的视角,发觉到现在为止他那些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对历史与政治的隐晦表达还不过是隔靴搔痒,期待他能最终超越这些小打小闹。这个民族千年的历史,奇异的文化,与帝国难舍难分的宿命,历史的苦难悲剧与当下前所未有的现代进程还需要更宏大的言说,希望真的能拍出一部西藏民族的心灵史。这部电影民族寓言的性质比万玛才旦的其他作品都要强烈。
耐人寻味的故事!节奏一个字:慢;人物活动、场景原生态;两种价值观的碰撞;配乐都省了,画面有看录像带的感觉,很独特;没去过西藏,但是看到本土导演演绎本民族的生活,应是原汁原味滴!
老狗是宝藏,卖狗的偷狗的都盯上,老狗也是老人,无力对抗这个风云变幻的世界,当信仰被物欲入侵,或许只有了却生命才是唯一自保的机会。《老狗》是万玛才旦的一个转折点,不同于之前作品里的忠实记录,自此开始,万玛才旦的态度变得鲜明与犀利。
影像粗粝,情绪饱满,《老狗》承前启后,之后有了带给导演诸多荣誉的《塔洛》《撞死了一只洋》《气球》;像阿巴斯,像海明威,他都不是,他是万玛才旦。
大抵故乡三部曲都会有些相似的情绪和情愫,忧伤,莫名的失落,到老狗是极为坚决的一场决裂。无论是贾樟柯,侯孝贤还是万玛才旦,首先的创作总会集中在人和故乡、故乡和现代化的关系上。但相较于前两者,万玛才旦的创作还有一重民族背景下的身份找寻和认同。老狗这个片也让我想起最近看到的流浪藏獒的新闻,浩浩荡荡的流浪藏獒出没在高原上,从曾经被偷去卖给富豪,到如今被卖去给狗肉贩子,真不知哪种命运更好一些。
万玛才旦从这部开始转型,完全通过象征(老狗—精神图腾)和隐喻(打不着的火机—生育障碍)构建文本。信仰流失和文化流失,万玛才旦为这样老生常谈的藏区主题找到了一个非常厚实有表现力的隐喻载体(买狗、卖狗、偷狗、杀狗),同时技术层面在自然取景的基础上去追求更紧致、更有密度的摄影构图以制造情绪和影像压力。
老狗与老人 信仰与力量 藏族土地与“城里人为什么要养狗”的现代化 又是二元对立 又是遍地象征 无法言喻又不可言说的东西太多 万玛才旦简直才华横溢
寓言体看结尾是有意思的,感觉这部万玛才旦肚子里的那点东西才慢慢倒出来,在气球上倒得最完整。气球我从开始不觉得女权占大头,而是时代的无奈,看了这几部后感觉这个是万玛才旦的一个精神特点,现代对原始的精神反思。老狗里也有现代与藏族原始精神文明的一个冲突存在,在计划生育的背景下。 稍微理解些后,气球是万玛才旦对其思考的一个较完整的体现了,人果然是在不断改变思维想法但大体一致下完善自我的作品。
目前最喜欢的一部万玛才旦作品。广袤原始的自然环境和门框中的父子 以贩卖、广告为象征的现代物质社会和以执拗坚守的老人和狗为代表的传统藏地文化间的冲突 打不着火的火机(父子抽烟戏真有意思)最后落单的小羊也穿过围网 老狗的结局其实也是表态
万玛才旦看到的藏区是处于社会变迁中的现代化寄生物,这种现代化的变迁体现在资本、物质、信息对传统牧区的侵入。护狗与贩狗的冲突最终以前者的退败喻示着传统价值的失守和造物主崇拜的衰微。
电影的魅力就在于我们能从中看到这个世界上不同的角落的人们的生活状态,人生经验,万玛才旦的电影带我们走进的就是一个真实的藏区。《老狗》是一曲牧民的挽歌,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大潮冲进这片曾经是天堂一般的纯洁之地时,牧民在生活和人生上的变化。一个最好的猎手的儿子,现在成了一个狗贩子,而贡布的父亲始终不能理解的是城里人并不放牧,为什么会需要狗。影片的真实在于藏区人民日常相处的状态,总是沉默而静谧,像是庄严肃穆的雪山。老狗和老人注定走向荒野。
万玛才旦的作品那么平静又那么强劲,虽然看到的是被剪辑过的版本,但最后一个画面已经让人知道结局了。现代与传统、信仰的冲突,全片都以俯角大全景拍摄,人物都显得十分渺小又无力,父亲与儿子的脸更是到了影片后半段才给出近景,克制又犀利。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