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网搜索 导航
位置:首页 纪录片 他们在岛屿写作:逍遥游 高清下载
他们在岛屿写作:逍遥游[汉语普通话]
豆瓣评分:8.2

他们在岛屿写作:逍遥游

又名:暂无

主演:余光中

导演:陈怀恩

地区:台湾

类型:纪录片

年代:2013

发布:2024-09-05


归来了,那曾经远射天狼星,学徐霞客游历八方,目光矍铄的焚鹤人。他说,西子湾是他最後的归宿。《逍遥游》跟随余光中夫妇的游屐,牵引出诗人的乡愁、文学启蒙、写作风格与文坛交游,更可见其走过中西思潮交会澎湃的岁月,找寻属於自己的声音。在那些铿锵的思维与文句垒叠起来的生命史中,余光中最後把身心都托付给岛屿南方的海湾,和夫人一起,静静陪伴对方的烛光。

《他们在岛屿写作:逍遥游》下载观后评论:

他们在岛屿写作:逍遥游剧照

他们在岛屿写作:逍遥游剧照

他们在岛屿写作:逍遥游剧照

他们在岛屿写作:逍遥游剧照

他们在岛屿写作:逍遥游剧照

他们在岛屿写作:逍遥游剧照

  • 纪录片以一种非常唯美的手法行进,双线交织叙述了余光中的一生。看得出导演组非常用心,保留了很多细节,虽然有很强的立传目的性。中间有一段作品朗读,两个声音此起彼伏,最终归于同一句话,配以音乐和颇具意境的画面,将作品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印象同样深刻的是拍摄时,工作人员将他出版的所有作品摆好,居然比他还高出不少。他戴着一顶惯常配戴的帽子,伸手比了个耶,笑得很开心。余光中自幼习读古文,大学读外文系,最喜欢济慈的诗。因战乱到四川乡下避祸的七年,让他亲近自然,造就了作品中的临场感。后辗转跟随父母迁往台湾,此一别数十年,他常常遥望对岸的大陆,忧思难解。年少成名后,有所成的他便常到大陆四处打卡。最感触的莫过于他写自己和妻子是两盏红烛,不知哪一盏会先熄灭。而看此纪录片时,他已先走一步,离开人世五年有余。
  • 散文化的电影,轻盈而深刻。 在重阳节那天晚上的港台文学课上看的,而余光中正好出生于1928年的重阳。 他的生命在这部纪录片里得到了真切悠长的延续。 “不知道为什么,年幼的我,在千山万岭的重围之中,总爱对着外国地图,向往去远方游历,而且觉得足浪漫的旅行方式,便是坐火车。每次见到月历上有火车在旷野奔驰,曳着长烟,便心随烟飘,悠然神往,幻想自己正坐在那一排长窗的某一扇窗口,无穷的风景为我展开,目的地呢,则远在千里外等我,最好是永不到达,好让我永不下车。那平行的双轨一路从天边疾射而来,像远方伸来的双手,要把我接去未知;不可久视,久视便受它催眠。”(《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谈乡愁——“虽然只花了二十分钟就写完了,但那种感觉在我的心里酝酿了二十多年。”
  • 素材的剪辑应用没有白先勇那一集好。喜欢开头的“诗能浩然,自可辟邪;诗能超然,自可避难。” 余光中先生的诗歌不晦涩,有深度,而非用晦涩来表现深度。在自由诗发展中作出了贡献,对诗歌的走向由自己的主张,不希望以虚无和无意义和晦涩来填满诗歌。被称为stylist 文体家。 一辈子在浩瀚的文字中遨游,正如他自己诗歌中所说,在中国文字的烽火炉中练出一颗丹。 留学的经历让他尝试把美国新民谣的节奏和语言融合在一起,让诗歌能唱。 怀念那个满座群英的年代呀,喜欢这个有点俏皮,自信满满的老顽童。原来他任职于国立中山大学,作为国内中山大学的学生,也感觉到一丝丝联系。也是在中大读研期间,读了他关于翻译的一些书。希望以后能读更多他的著作,毕竟余老是著作等身的人呀。
  • 看了掬水月在手和这余先生这两部纪录片,内容都很棒吧!但不太能接受这种叠加式的手法,不管是音频叠加还是诗句叠在一起读,总觉得都过于凌乱了。因为个人觉得诗也好,文字也好都是意境的东西,应该需要慢慢呈现的,是急不得的。所以不知道为什么导演那么喜欢用这种手法拍纪录片,个人感觉这种手法放在纪录片里看着很难受。(不是专业点频,仅个人看法)关于余先生印象比较深的是《乡愁》,小学的时候朗诵比赛倒背如流,十岁左右的年纪并不能体会其中的情感只觉朗朗上口,直到现在离家读过几年的才稍能体会一二。余先生说《乡愁》这首诗是他花了二十分钟就写好了,在他四十岁的年纪,有人问他这么才思敏捷吗,他说不是因为这首诗已经在他心里酝酿二十多年了
  • 3.5;“用反抗现代、颠覆现代来完成我的现代”——梳理余光中几十年创作历程的进进退退,在古典诗和新诗间的犹疑徘徊、各种派别论战以及自我说服,主线是清晰的,不过拍得比较散淡(素材还是不够);其实既然已经点出他个人生命和时代环境是同步发展的,不妨多花一些笔墨,更能丰厚诗歌背景,才能更全面凸显诗人的创作背景和理念——因为无疑地,余光中整个诗歌生涯无法与内地脱钩。他说起新诗也是有趣的态度,既称“隔世宋词”,最终在“现代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两面大旗下,选择或开辟了独属自己的风格;“我写作,是迫不得已”是很多创作者的共同心声;“有了写实的跳板,才能造境”——谈及现实物理空间对写实的作用,这一点很真实。
  • 感觉讲的很多,但什么也没讲透。大概就是分开穿插着生平,合起来就是他的一生;然后多个诗人、评论家来点评余光中的成绩;最后来个收束记录余光中晚年后的悠然自得的心境。 但还是很喜欢余光中的自述:他作为一个天赋异禀的诗人,打破了济慈、徐志摩等诗人早逝的魔咒,并且在七十多岁仍笔耕不辍。对于他的成就,一方面归功于他个人的才华,另一方面是时代环境的塑造,二者作用下使得他的诗歌成为历史的遗响与绝唱。余光中是诗人中的高标了,但如今这根弦也好像断了。本纪录片的价值更多是保留了余光中的影像和思想。 最后贴上余光中自述,亦是本片的标题:【在中国人行路难的时代,我竟何幸,作异域的逍遥之游。】
  • 他不知道他是谁 他忧郁 他知道他不是谁 他幻灭 后来他知道了他是谁 对着满天的星宿 终于原谅了躲在上面的不知道哪个神 少年就随家人去台湾的余光中先生 几乎六七十年都在台湾度过 结果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让我惊艳,而且还能用重庆话朗诵自己当时写的诗篇 我突然明白 余老先生的"乡愁"要比他笔下浓烈的多 很触动的一点是余老先生来到徐霞客的故居 围着他的坟墓一直打转 不知道为什么 我觉得余老先生当时内心一定很复杂 对徐霞客一定有不一样的情感 果然临走之前,余老先生在他的墓前真诚的拜别 那瞬间 是文人之间才能互通的惺惺相惜与相互珍重
  • “你不知道你是谁,你忧郁。你知道你不是谁,你幻灭。” 《红烛》 余光中 三十五年前有一对红烛 曾经照耀年轻的洞房 且用这么古典的名字 追念厦门街那间斗室 迄今仍然并排地燃烧着 仍然相互眷恋地照着 照着我们的来路,去路 烛啊愈烧愈短 夜啊愈熬愈长 最后的一阵黑风吹过 哪一根会先熄灭,曳着白烟 剩下另一根流着热泪 独自去抵抗四周的夜寒 最好是一口气同时吹熄 让两股轻烟绸缪成一股 同时化入夜色的空无 那自然是求之不得 我说,但谁啊 又能够随心支配 无端的风势该如何吹
  • 实现自我者,总是成全他人。 在清晨早餐时,配上这样的纪录片,背景音与读书声自然又少了寂寥的气息。无论是与学生在一起时的余光中还是白先勇,还是沉浸于自身世界的西西与周梦蝶。似是有故事可说者,都在描述他们所身处的环境,他们的热爱与奉献。诗意的愤怒是愤怒的诗意吗?从历史的大陆飘零至文学的孤岛,他们总以某一种宗教为内心的支撑,儒释道或是基督;再以乡愁、以错误、以平和面对21世纪的生活。 从诗意中回还,如果说郑愁予似是在执着于我是谁,那么余光中执着于我从哪里来,愁绪也是诗意的,藏在不可得之中,藏在他的“念想”中的国度。
  • 关于余光中老先生的纪录片 最早是因为看了《掬水月在手》 美玉同时推了我这部 下载了一直到现在才看 初遇先生也是《乡愁》 那是我只是读 不理解也没去感受 片子里余老先生说 "你不知道你是谁,你忧郁" "你知道你不是谁,你幻灭" 我回到家后知道我不是我 但我仍不知我是谁 好在我在不停的意识到这个问题 我也总是追求永远年轻 今敏《千年女优》说 一直追求热爱的事情就会永远年轻 诗人亦是如此 而且他们总是善于发现快乐 后来看到这句 "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重新开始思考 乡愁是什么呢
  • 一位平凡生活里的逍遥诗人,一直记着他的那首《乡愁》,独在异乡,也是这次才知道祖籍在福建泉州,再看那首诗,想哭!当时他们一起成立蓝星诗社,以诗会友,用文字表达说不出的感情,才让我们看到现在这么多优秀的作品。看到余老师17年去世,感叹时间的残忍,生命的无常。余光中先生再次念《乡愁》这首诗,感触更深了,也许这首诗已经不适合现在这个社会,但总会引起许多人的共鸣,至少是我。这位老人朴实无华,看起来很普通,但掩盖不住他的才华。“但谁啊 又能够随心支配 无端的风势该如何吹?”
  • #他们在岛屿写作#03 这部拍得相当简单、纯粹、真切、亲切。不过有不少内容一笔带过了,反复强调“你不知道你是谁”也略显刻意,挺遗憾的。从小学的《乡愁》到初中的《大度山》再到大学的翻译课,甚至耳机里一首《火车》,余先生始终陪着我。 【“他注定要做南方的诗人/他的诗/要在亚热带的风雨里成长” Keats 蓝星诗社 台湾新诗论战:长诗《天狼星》/《再见,虚无!》 以现代主义写新古典 美国摇滚乐和新民谣 “你没有写过文章,这个地方就不是你的” 《红烛》】

网友评论 (0)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