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ushi2010-06-17 17:19:21
3.5 最後半分鐘的字卡配音樂蠻好的。
brennteiskalt2018-07-17 19:06:32
伯格曼讨论艺术家本我与超我间矛盾的[祭奠]总带着一种“为自己开释“的调子,因此他才要在最后用一场致命的仪式性艺术表演向审查者发起复仇。可这部作品最终在剧作构建上显得各说各话,一遍是分裂成三种人格的艺术家内部的矛盾刻画,一边是艺术与市民阶级评论的对抗,这二者是如何合体的,令人费解。因此在两条线索间不断切换的剧作显得缺少推动力。
菜根2021-07-27 20:37:34
看不懂是宗教的还是艺术的隐喻,单从剧情上没想到两男开放成这,共享一个女人。法官&医生却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先入为主的傲慢,一方面看着正义凌然拒绝贿赂,一方面又下流到揣摩疑犯的隐私,又意图强奸女疑犯。有很多没看明白的操作。放弃生拉硬扯的解读了。
Mannialanck2010-12-06 22:27:15
7。伯格曼亲自上阵。那个法官怎么就给整死了呢,不解。
犹在定中2011-04-06 00:27:50
后半部分就飞了,如同假面,蛇蛋,狼时刻一样,令人看不明白,不过越是不太明白,你越是喜欢它。烧床和小丑两场戏真好
人类学科研究员2013-06-29 15:12:55
将黑暗诱使出来,再用一个仪式扼杀生命。(理想状态下的理想杀人)
三桥_Jason2020-02-15 15:11:50
对话电影,太难受,最后一场还是不错的。
墓岛GRAVELAND2020-02-08 21:56:02
如果我们不将那个被机械疏离,代表世俗权力的阿布拉汉森法官视为上帝的化身的话,那么伯格曼在《祭典》中呈现的,则是无神的,otherwise,则是亵渎的,在凝视与空间的受限之中,观看者与之分享着一种恐慌,在《祭典》之中,画面之外的声音永远是决定性的权力因素。
被点燃的床铺背后趋于疯狂的Sebastian与失控的Thea,力量早在那个仪式的决定性时刻之前即以展现。《祭典》的影像作为招魂仪式而存在,在伯格曼的俄狄浦斯仪式之中,对于艺术的passionate成为了唯一可以虔信之物,在档案-凝视-威胁的不断释放之中伴随着面具与巨大的菲勒斯被“真实化”。《祭典》终将是一部鲜有人提及的异色影片,对于评论家而言,它不敢被提及,因而必须被遗忘,如果将其引入,(一致性至上的)作者崇拜的某些象征秩序将会崩塌。
余啸2019-03-14 21:10:13
CC伯格曼套装,7.3~7.4分。
话剧感十足(布景极简),演戏和生活的真实边界在哪里?伯格曼N次将电影用作抵抗的工具,电影是他回应生活的愤怒的拳头。对羞辱的报复不留情面。
死神对应牧师,神(不管基督还是死神)的容貌如出一辙。伯格曼自己就是第七封印的死神。
两男一女的设定,再加入马戏,最早可以追述到杜邦的《杂耍班》。
最后男性生殖器的挺立(自《假面》后又一次出现),是对权威的无情嘲弄与大胆抵抗,让那些对我的批评和指责来得更猛烈些吧,我无视你们,我可怜你们,因为在我眼中,你们才是小丑,只能品尝我在荧幕上对你们竖中指的滋味。
超cute侠2016-12-20 22:59:27
艺术家们连复仇都带着仪式感,头戴半人半鸟面具审判法官的戏拍得太吊诡了,感觉伯格曼是在对现实中的审查力量做反抗。
左胸上的吸盘2021-03-03 03:55:49
勉强及格。CC的76分钟版。电视电影。博格曼带有游戏性质的春秋笔法。法官问询违法的三位艺术家,间幕在会谈室与艺术家两边轮回跳跃。人物状态都很舞台化,台词绵密肢体激越,那些特写镜头恍惚在跨越皮囊描画人物的灵魂。你想从这四个人物身上寻找逻辑或是清晰的动机,只怕是徒劳,年长的演员对他们三位一体的剧团乃至人生失去兴趣了吗?看似错乱和惊惧的妻子也有敏锐的感受力,咄咄逼人的纵火男子好像痛苦的怀疑论者。摇摆不定的法官时而被他们浸染,时而如他自己所言、用体制内的身份摧垮他们,当然最后还是输给了他们怪异的仪式。这里的博格曼也是摇摆不定的,一会儿把舞台演出看做非理性的徒劳自救,一会嘲弄一下世俗的权威,像是醉酒后失望情绪的宣泄。在特写的范畴内,摄影机与演员的配合之精确令人惊讶。最后的仪式把博格曼坦诚的凝重营造到位了
多次元咸鱼2021-06-11 18:04:06
3.5.伯格曼亲自出演审查艺术的人!They never retunrned to the country in question.为何要给不尊重艺术的xx或人做解释,要从精神到身体上都蔑视你,用腰间的假JB翻过来草你。
明月清风2021-04-21 05:34:38
好神奇的剧情,难得一见的主题哈哈哈
lixunhuan2013-07-15 22:19:21
有几幕拍的还真够惊悚的。顺带一句,伯格曼其时正遭遇到逃税检控的麻烦。本片也算是艺术家的反戈一击了。
汪杨2015-04-15 11:06:06
有点气急败坏的感觉,最后通过sm解决问题
三十2020-04-08 05:58:33
3.5。一种一如既往的伯格曼式生猛力量扑面而来。而花费这么大力气换来的只是一点点猎奇的观感显然不太令人满意。
Muyan2018-11-05 17:43:49
前重看120 battements par minute...
stknight2020-09-20 10:31:38
看的人不多,最初是电视电影的形式上映,布景极简,舞台剧风格的对白,手法依然非常“假面”。伯格曼演个神父,露了一面
白昼白2018-06-18 05:22:53
操纵,诱导,窥私,羞辱。得到反噬——根植于记忆深处的阴影,恐惧。最终走向突然的死亡。3.5/5
帕拉2014-09-30 19:27:42
惊呆,这种形式拍片,最后一幕碉堡。一个正常的故事也能被伯格曼拍的不正常,我接受无能了。电影带有强烈的象征意义,明显是要通过艺术家与法官的纠缠来象征艺术语言的创作和更新必须与压制艺术的黑暗势力和专制制度进行决裂和争斗。伯格曼其时正遭遇到逃税检控的麻烦。本片也算是艺术家的反戈一击了。
小匈奴人2019-08-09 22:33:45
伯格曼的表现形式愈发前卫吓人了,正如最后的哑剧仪式中,观众永远猜不到在第几声鼓后,心灵中的所有才会被彻底逼出来,而自己又会被谁杀死。
tata2023-06-20 20:04:37
封闭空间,大量脸部特写,焦虑焦虑焦虑,算是《假面》的延续吧。三星半
伞兵兔2022-09-16 00:27:58
自由之艺术比社会机器高洁得多,所以前者最终以近巫的形态碾压了后者,导演是仅作旁观的牧师。封闭空间,压缩感正反打,人格面具……《假面》里的这套形式到了这部算是任性地用到顶了。
鱼蛋佬2018-09-30 12:34:34
[BAMPFA] 怎么看都是对批评者的报复,但它指出“每个人都有其情结”并用完美的调度、运镜和用光丰富刻画了每一个人物以作证明,实在令人无法拒绝。 简约抽象的舞台美感令人迷醉,每幕开启的方法尤甚
不是兔狲啦!2018-11-18 19:24:44
操纵者被操纵 好爽的故事~【但是手法好干啊,不适应……
茉琉2013-06-13 00:54:32
法官审查艺术家,却被艺术家们所扮演的“上帝”审判,对”规条制度“的厌恶?对上帝的指向的探讨?形而上啊,看不明
Cloud2022-12-25 00:26:07
拍得神神道道的,看的时候几乎把耐心都耗尽了。。。
TouMing柜子2023-03-09 13:40:36
忏悔室的法官与戴着假面掩饰獠牙的艺术家
傍儒2020-03-30 07:24:48
审查者的被审查。最后一场祭奠的扮相太先锋了!!
oDD-O-o2021-08-12 23:47:56
伯格曼个人遭遇和影片情节(如果有能称得上是“情节”的部分的话)的呼应大概比影片本身有趣。
Cinema is dead2019-04-22 15:20:15
因为电视电影所以就是一堆talking heads,容易分神,虽然台词水准还行。
杜夫特2022-12-24 21:17:49
看来在此之前也饱受非议,要不然也不会如此讽刺。之后影响最大的是1976年的一天,伯格曼在皇家剧院排练《死亡之舞》,却突然遭遇逃税造假指控,两个月后被证明此事为子虚乌有,之后不久离开心爱的法罗岛后奔赴德国;直到1979年瑞典官方才发布声明说伯格曼在税收方面无罪,瑞典皇家剧院为了迎接回归,恢复其工作之外也设立了“英格玛伯格曼奖”,也在2011年才等来瑞典政府的道歉,在新推出的200克朗纸币上,正面为伯格曼头像,反面为《第七封印》。
东京念慈庵2020-08-18 21:45:05
室内舞台剧。我一向很讨厌说教性质观点输出型的大段台词,但伯格曼例外,可能是因为他本质未在说教,他本人也痛苦。
学习奴隶2019-06-29 23:11:42
为什么能想出那么长篇大论的文雅辱骂。愤怒地骂到最后眼泪汪汪的人,安静地带上了墨镜。这就是我们和当局对干的情形。
Amushi2010-06-17 17:19:21
3.5 最後半分鐘的字卡配音樂蠻好的。
brennteiskalt2018-07-17 19:06:32
伯格曼讨论艺术家本我与超我间矛盾的[祭奠]总带着一种“为自己开释“的调子,因此他才要在最后用一场致命的仪式性艺术表演向审查者发起复仇。可这部作品最终在剧作构建上显得各说各话,一遍是分裂成三种人格的艺术家内部的矛盾刻画,一边是艺术与市民阶级评论的对抗,这二者是如何合体的,令人费解。因此在两条线索间不断切换的剧作显得缺少推动力。
菜根2021-07-27 20:37:34
看不懂是宗教的还是艺术的隐喻,单从剧情上没想到两男开放成这,共享一个女人。法官&医生却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先入为主的傲慢,一方面看着正义凌然拒绝贿赂,一方面又下流到揣摩疑犯的隐私,又意图强奸女疑犯。有很多没看明白的操作。放弃生拉硬扯的解读了。
Mannialanck2010-12-06 22:27:15
7。伯格曼亲自上阵。那个法官怎么就给整死了呢,不解。
犹在定中2011-04-06 00:27:50
后半部分就飞了,如同假面,蛇蛋,狼时刻一样,令人看不明白,不过越是不太明白,你越是喜欢它。烧床和小丑两场戏真好
人类学科研究员2013-06-29 15:12:55
将黑暗诱使出来,再用一个仪式扼杀生命。(理想状态下的理想杀人)
三桥_Jason2020-02-15 15:11:50
对话电影,太难受,最后一场还是不错的。
墓岛GRAVELAND2020-02-08 21:56:02
如果我们不将那个被机械疏离,代表世俗权力的阿布拉汉森法官视为上帝的化身的话,那么伯格曼在《祭典》中呈现的,则是无神的,otherwise,则是亵渎的,在凝视与空间的受限之中,观看者与之分享着一种恐慌,在《祭典》之中,画面之外的声音永远是决定性的权力因素。 被点燃的床铺背后趋于疯狂的Sebastian与失控的Thea,力量早在那个仪式的决定性时刻之前即以展现。《祭典》的影像作为招魂仪式而存在,在伯格曼的俄狄浦斯仪式之中,对于艺术的passionate成为了唯一可以虔信之物,在档案-凝视-威胁的不断释放之中伴随着面具与巨大的菲勒斯被“真实化”。《祭典》终将是一部鲜有人提及的异色影片,对于评论家而言,它不敢被提及,因而必须被遗忘,如果将其引入,(一致性至上的)作者崇拜的某些象征秩序将会崩塌。
余啸2019-03-14 21:10:13
CC伯格曼套装,7.3~7.4分。 话剧感十足(布景极简),演戏和生活的真实边界在哪里?伯格曼N次将电影用作抵抗的工具,电影是他回应生活的愤怒的拳头。对羞辱的报复不留情面。 死神对应牧师,神(不管基督还是死神)的容貌如出一辙。伯格曼自己就是第七封印的死神。 两男一女的设定,再加入马戏,最早可以追述到杜邦的《杂耍班》。 最后男性生殖器的挺立(自《假面》后又一次出现),是对权威的无情嘲弄与大胆抵抗,让那些对我的批评和指责来得更猛烈些吧,我无视你们,我可怜你们,因为在我眼中,你们才是小丑,只能品尝我在荧幕上对你们竖中指的滋味。
超cute侠2016-12-20 22:59:27
艺术家们连复仇都带着仪式感,头戴半人半鸟面具审判法官的戏拍得太吊诡了,感觉伯格曼是在对现实中的审查力量做反抗。
左胸上的吸盘2021-03-03 03:55:49
勉强及格。CC的76分钟版。电视电影。博格曼带有游戏性质的春秋笔法。法官问询违法的三位艺术家,间幕在会谈室与艺术家两边轮回跳跃。人物状态都很舞台化,台词绵密肢体激越,那些特写镜头恍惚在跨越皮囊描画人物的灵魂。你想从这四个人物身上寻找逻辑或是清晰的动机,只怕是徒劳,年长的演员对他们三位一体的剧团乃至人生失去兴趣了吗?看似错乱和惊惧的妻子也有敏锐的感受力,咄咄逼人的纵火男子好像痛苦的怀疑论者。摇摆不定的法官时而被他们浸染,时而如他自己所言、用体制内的身份摧垮他们,当然最后还是输给了他们怪异的仪式。这里的博格曼也是摇摆不定的,一会儿把舞台演出看做非理性的徒劳自救,一会嘲弄一下世俗的权威,像是醉酒后失望情绪的宣泄。在特写的范畴内,摄影机与演员的配合之精确令人惊讶。最后的仪式把博格曼坦诚的凝重营造到位了
多次元咸鱼2021-06-11 18:04:06
3.5.伯格曼亲自出演审查艺术的人!They never retunrned to the country in question.为何要给不尊重艺术的xx或人做解释,要从精神到身体上都蔑视你,用腰间的假JB翻过来草你。
明月清风2021-04-21 05:34:38
好神奇的剧情,难得一见的主题哈哈哈
lixunhuan2013-07-15 22:19:21
有几幕拍的还真够惊悚的。顺带一句,伯格曼其时正遭遇到逃税检控的麻烦。本片也算是艺术家的反戈一击了。
汪杨2015-04-15 11:06:06
有点气急败坏的感觉,最后通过sm解决问题
三十2020-04-08 05:58:33
3.5。一种一如既往的伯格曼式生猛力量扑面而来。而花费这么大力气换来的只是一点点猎奇的观感显然不太令人满意。
Muyan2018-11-05 17:43:49
前重看120 battements par minute...
stknight2020-09-20 10:31:38
看的人不多,最初是电视电影的形式上映,布景极简,舞台剧风格的对白,手法依然非常“假面”。伯格曼演个神父,露了一面
白昼白2018-06-18 05:22:53
操纵,诱导,窥私,羞辱。得到反噬——根植于记忆深处的阴影,恐惧。最终走向突然的死亡。3.5/5
帕拉2014-09-30 19:27:42
惊呆,这种形式拍片,最后一幕碉堡。一个正常的故事也能被伯格曼拍的不正常,我接受无能了。电影带有强烈的象征意义,明显是要通过艺术家与法官的纠缠来象征艺术语言的创作和更新必须与压制艺术的黑暗势力和专制制度进行决裂和争斗。伯格曼其时正遭遇到逃税检控的麻烦。本片也算是艺术家的反戈一击了。
小匈奴人2019-08-09 22:33:45
伯格曼的表现形式愈发前卫吓人了,正如最后的哑剧仪式中,观众永远猜不到在第几声鼓后,心灵中的所有才会被彻底逼出来,而自己又会被谁杀死。
tata2023-06-20 20:04:37
封闭空间,大量脸部特写,焦虑焦虑焦虑,算是《假面》的延续吧。三星半
伞兵兔2022-09-16 00:27:58
自由之艺术比社会机器高洁得多,所以前者最终以近巫的形态碾压了后者,导演是仅作旁观的牧师。封闭空间,压缩感正反打,人格面具……《假面》里的这套形式到了这部算是任性地用到顶了。
鱼蛋佬2018-09-30 12:34:34
[BAMPFA] 怎么看都是对批评者的报复,但它指出“每个人都有其情结”并用完美的调度、运镜和用光丰富刻画了每一个人物以作证明,实在令人无法拒绝。 简约抽象的舞台美感令人迷醉,每幕开启的方法尤甚
不是兔狲啦!2018-11-18 19:24:44
操纵者被操纵 好爽的故事~【但是手法好干啊,不适应……
茉琉2013-06-13 00:54:32
法官审查艺术家,却被艺术家们所扮演的“上帝”审判,对”规条制度“的厌恶?对上帝的指向的探讨?形而上啊,看不明
Cloud2022-12-25 00:26:07
拍得神神道道的,看的时候几乎把耐心都耗尽了。。。
TouMing柜子2023-03-09 13:40:36
忏悔室的法官与戴着假面掩饰獠牙的艺术家
傍儒2020-03-30 07:24:48
审查者的被审查。最后一场祭奠的扮相太先锋了!!
oDD-O-o2021-08-12 23:47:56
伯格曼个人遭遇和影片情节(如果有能称得上是“情节”的部分的话)的呼应大概比影片本身有趣。
Cinema is dead2019-04-22 15:20:15
因为电视电影所以就是一堆talking heads,容易分神,虽然台词水准还行。
杜夫特2022-12-24 21:17:49
看来在此之前也饱受非议,要不然也不会如此讽刺。之后影响最大的是1976年的一天,伯格曼在皇家剧院排练《死亡之舞》,却突然遭遇逃税造假指控,两个月后被证明此事为子虚乌有,之后不久离开心爱的法罗岛后奔赴德国;直到1979年瑞典官方才发布声明说伯格曼在税收方面无罪,瑞典皇家剧院为了迎接回归,恢复其工作之外也设立了“英格玛伯格曼奖”,也在2011年才等来瑞典政府的道歉,在新推出的200克朗纸币上,正面为伯格曼头像,反面为《第七封印》。
东京念慈庵2020-08-18 21:45:05
室内舞台剧。我一向很讨厌说教性质观点输出型的大段台词,但伯格曼例外,可能是因为他本质未在说教,他本人也痛苦。
学习奴隶2019-06-29 23:11:42
为什么能想出那么长篇大论的文雅辱骂。愤怒地骂到最后眼泪汪汪的人,安静地带上了墨镜。这就是我们和当局对干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