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sperעִבְרִית2022-12-05 07:06:29
双线交织,一边是作为P.A.I.N.领导者的activist Goldin在当下和通过美术馆捐助洗白黑钱的药物财团的抗争,风格偏传统纪实影像;另一边是作为酷儿女性的Godin对个人经历的回忆,穿插姐姐在保守家庭中出柜后的自杀、药物成瘾、AIDS流行、性暴力、酷儿地下文化、美国反文化运动等议题,多为第一人称自叙,画面致敬Godin个人摄影风格多用静帧幻灯。标题翻译完全是胡说八道,“All the beauty and bloodshed”是精神科大夫给Nan Goldin因性向自杀的姐姐Barbara开的处方中写下的一句话,“she sees the future and all the beauty and the bloodshed.”
西楼尘2022-12-31 00:33:55
父母拒绝承认他们是逼死姐姐的凶手,萨克勒家族否认奥施康定是砍向病患的屠刀。相机记录下纽约地下俱乐部的燥热,针管却向不羁的躯体注射冰冷。司法只支持富人,只能争取博物馆撤下屠杀者的命名。当医生与药企合谋为患者开具处方,成瘾者却要忍受戒断和污名。当姐姐躺于铁轨,便用抗争为她指明了方向。
喜儿喂鸭正经地2022-09-03 22:17:44
坐下来才发现是nan goldin纪录片,幻灯片纪录片都能拍得这么过瘾,艺术家的一生比电影剧本还精彩
Gloomy Lynn2022-09-05 04:56:26
VENEZIA1⃣️0⃣️
小人物凝聚力量对抗大财团的故事本身就足够吸引人,影片更多聚焦Nan Goldin本人生平经历,包含人生被姐姐自杀阴影笼罩选择用摄影还原真实,结构剪辑稍微凌乱,群像故事蛮有趣,观影后期明显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啜泣声音。不过几天下来我对我的金融街朋友们未来统治世界的野心充满了恐惧。
烤芬2022-10-09 00:53:08
我想 Laura Poitras 的能力并不在于「导演」或影像的想象力,而在与选题、跟题并且将讲述的权力交还给拍摄对象,或者说是 activist 的工作方法大于 filmmaker 的工作方法,因此会显著地呈现出「题好于片子」的感觉。在 Nan Goldin 这个例子中,艺术家的portraiture/私摄影实践与呈现她的方式有了一个很好的呼应,正如拍摄斯诺登时遇到的重重困难与他作为 whistleblower 所必须经历的生活的对应。
朝阳区妻夫木聪2022-12-24 00:14:44
看之前:听说是个幻灯片电影?这也能拿金狮奖?威尼斯趁早flop!看完后:牛逼,服气,给的好,该拿,不接受反驳。
胖胖Panda2022-09-10 18:08:36
美国摄影艺术家南·戈尔丁的纪录片,着重讲述她的家庭背景、成为“私摄影”的鼻祖的经历,以及最重头的对萨克勒家族滥用致瘾药物的组织的抗议活动。导演在采访、跟拍影像以及摄影作品的选取上略失平衡,也在探究私摄影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原因和抗议活动如何开展这两条主线之间也时而摇摆,是南·戈尔丁独特的艺术嗅觉和丰富的人生经历赋予了影片极大的吸引力。
胤祥2022-12-31 02:26:07
2022威尼斯金狮奖。中文片名大错特错,没有美人也没有流血事件,正解“所有的美丽与鲜血”。果然拿了奥斯卡纪录长片提名(但金狮奖可能还真有点过誉了哦)。其实算是个人物类纪录片,但枝蔓出针对制药巨头的抗争及社会运动,同时也枝蔓出整个纽约酷儿文化艺术史,实在是令人佩服的历史感和结构能力。虽然真的是“两张皮”,但真的是只能这么剪……因为传主的人生就是这么的富有内在张力。本片也可以看作是当今社会用“斜线(/)”表示的多重身份人物的一种有趣的纪录片方案。
红酒与谋杀2022-09-11 21:20:33
首要的到底是围绕具体的核心事件还是聚焦Nan Goldin个体的生命历程?拿现有的“图片摄影集”填满银幕,过PPT一般的方式也太无能了吧?骂不动了,本届看的最后一部片,这是我在岛屿上最后的煎熬。金狮?呵呵。@Venezia79
小玄儿2022-09-14 05:05:42
TIFF2022|观影25|纪录从80年代到今日的女性和性少数人群的斗争故事,又一个蚂蚁绊倒大象的励志故事,但是正因为她是摄影师南,如果不是艺术家的身份和影响力,结果可能还要另说。电影取巧用了南的幻灯片形式,纪录片拿到金狮奖,就像当年911纪录片拿戛纳一样,政治和社会意义更大。PS 看到三个家族成员,和《利刃出鞘》系列里的一模一样的富人嘴脸……
Unbeliever2023-02-06 03:01:57
Masterful storytelling. 叙事难度极大。两条看似差异很大的主线“谁是南戈尔丁”和“与制药公司的抗争”互相交织,不仅节奏几近完美,两条线还相辅相成,最终形成了十分诗性和浪漫的叙事效果。他们不仅互相印证与阐释,还营造出了是一种时空穿梭和凝结的感觉。一种“正发生的历历在目”,和“已发生的正在进行”的奇妙感受。非常喜欢Laura approach每一个看似充满戏剧性的人物或事件时的那种沉稳的视觉语言。Let the material speaks itself. 导演出色完成了一个纪录片导演最纯粹的天职:对既有真实的重组重构,以呈现大于真实的艺术。所有的叙事内容都与影片整体有机相连。这让她的影片所蕴含的东西超过了任何我们能读到的新闻报道、人物专访。它源于一种新闻价值,但远远超越了新闻价值本身。
Q影誌2022-09-04 06:38:45
#venezia79 斯诺登和阿桑奇之后,Laura又塑造了一位小胳膊拧大腿英雄,这一次不是孤胆英雄,背后有一个群体,维度和复杂度增加,篇幅有限,有hold不住迹象,虽然用了小标题,但依然凌乱。喜欢群像塑造部分,因人去世得差不多了,所以都是过往资料,照片每一张都好看,David也是个很有意思的艺术家和激进分子,伶牙俐齿,演讲充满激情。Nan个人部分中规中矩。拧大腿部分比较乏力,从Nan和她创立的PAIN角度叙事,拍摄和素材组织都差强人意,当然Laura也不是一个重视摄影技巧的导演。反对的对象是药品公司,却拿博物馆开刀,强迫博物馆拒绝捐款和除名,这个策略设定片中给避开了,schick! 斯诺登可是认真解释了“叛国”的伦理问题呢。
把噗2023-03-17 19:58:54
脱衣舞娘、搞同性恋、卖淫、吸毒……都源自姐姐的自杀,童年的遭遇和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有如此大的影响。伟大的艺术家能将一切痛苦的经历转化成艺术。
桥山小野姬2023-01-22 10:13:53
I don’t like your fashion business mister and I don’t like the drugs that keep your thin ,I don’t like what happened to my sister. First we take Manhattan, then we take Berlin
touya2023-03-06 22:43:56
其实我本人更感兴趣与《成瘾剂量》相关的对抗萨克勒家族与反奥施康定的相关内容,但通过南戈尔丁本人成长轨迹的点点滴滴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为何她要抗争,姐姐的自杀、酷儿身份得到的不公、艾滋大流行中失去的朋友……她选择成立P.A.I.N.以小博大与交钱息事宁人的萨克勒家族抗争,甚至直指不闻不问的国会、司法部,最后哪怕只有博物馆撤下命名这样看似轻飘飘的“惩罚”结果,也是来之不易的胜利。
假迷影真胖叔2023-03-12 21:59:53
3.5。既有南·戈尔丁个人的成长史——年幼直面姐姐自杀、视摄影如生命、结交男友遭遇暴力、幻灯片电影镜头回放等,又有与“美国鸦片”药商家族的抗争史,两部分组合并分章节展开讲述。
Glutasche2022-09-04 01:11:14
也许是南高登本人身份的复杂性,看完我感觉她主业是社会活动家副业才是摄影师,还是不入流的那种纯纯边缘人生活记录,像人物简介幻灯片似的过了一遍。她自己笑称是通过给一个圈内人口交才打入艺术圈的。但实际上她的事迹挺感人的,有的人一辈子都在抗争,为自己为家人,但是南高登是为千千万万人,不因声音微小而停止呐喊,日复一日、坚持不懈,和Sackler家族抗争,和虚伪的卑鄙的泯灭人性的资本家抗争,滴水居然真的可以穿石,南高登可不就是一剂精神氮泵!主创也都来了,放映结束后全场掌声雷动久久不绝,大家潸然泪下和他们一一拥抱。
鲍勃粥2022-10-17 22:43:47
8.5/10 #NYFF 即便影片绝大部分的魅力的确来源于Nan Goldin本人及其作品,但纪录片本身依旧有可圈可点之处:并不认为南的个人作品/经理叙述与其近年来的社会运动是被割裂的两条线,这样看似矛盾或不相干的并进其实正直白地宣告其历史性,将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精神延续至今日。南对于药物滥用的反抗似乎是自反性的,或宣言性的,正因她曾被嬉皮士与其他人士视为“药物”滥用的护卫者之一。但即便其结构姑且合理,在局部上对于材料的处理依旧显得缺乏与情绪更能相契合的逻辑,只是间歇性的迸发出些许高潮,但缺乏些持久的绵延。还是缺少了些平衡感与复杂度,一种虚伪的“纪录片式”视角(潦草地将被批判的普渡制药家族的“声音”置入),此外也鲜少展示那些“机构”的声音,总而言之是“英雄化”Nan Goldin的处理方式,但若如此似乎便该更细腻。
Mr. Infamous2023-03-12 19:22:29
原来会无缝衔接《成瘾剂量》,衔接窒息的漫长苦痛,但终于对焦并袒露出幕后,身为真实女性的巨大力量。这力量不只是策划发声,聚拢呐喊,更是以一种潜过六七十年代昏黑与斑斓的烂漫态度,掀动由己及彼的精神呼召,令人对摆脱钳制乃至杀戮产生格外的自知、愤慨和反击。艺术气息几乎是盛放在帝国金币与暗夜民谣上的,身体成了最奢靡的画布,散发出那种腐蚀性极强却叫人忍不住驻足的气息,毕竟那是生命,是血性,是某种身为人的不该那么早成为遗产的遗产。而面对所有美丽与鲜血,理应「反叛」。
尤里克特2022-09-13 12:21:19
9.8/10 #TIFF2022# 与很多针对导演章节设置的疑惑不同,我反倒觉得将Nan Goldin的成长轨迹和故事主线的抗争过程穿插叙事的手法更能将影片带向新的台阶。这样的编排更能凸显Nan Goldin的艺术传奇色彩,一方面她挣脱束缚向药企财团发起挑战,另一方面她又是那个沉溺于酒精和毒品的叛逆亚文化艺术家;一方面对着律师和法官颤抖着念出斗志宣言决不妥协哪怕嗓音颤抖,另一方面也对曾经姐姐卧轨自杀的记忆挥之不去不断希望寻求真相。章节互相交织,观众跟随Nan Goldin精心挑选的作品回顾影像里,得到的不仅仅只是精神层面的悲伤和无奈,感化和力量,还有一种新的可能性视角,去重新看待艺术身份和女性叙事下的疼痛。
白斬糖2022-10-08 13:00:15
导演几乎是不存在的,主角个人轨迹的叙述至当下的社会活动之间鲜少有过逻辑,叙事乃至情感上的嫁接,只是抽象地用去污名化的名义连接。就两部分独立来看,对抗制药厂一部分也相当散漫,有心无力且不知所终,然而全片的可看性和感染依然始终在线,全该感谢Nan Golden肮脏又晶莹的影像。
Eins2022-11-27 13:36:36
2022.12.26 Lincoln center,身体的就是政治的,个人的就是公众的,女摄影师Nan Goldin和女导演Laura Poitras用不间断的记录,行动,和创作让改变发生,太动人了。
荆棘2022-10-08 12:40:01
我想对于Nan自己来说,PAIN取得的成功也是她意想不到的,而对于我们的感动在于,原来每个activist都会说的——“胜利总会到来的”——是真的存在的。导演用了最完美的一种方式展现Nan让人羡慕的一生,希望Netflix好好学学人家怎么拍纪录片的…别再喂我们那些垃圾了。
NoBuses2022-09-11 03:31:36
#Venice2022#一共看了四部主竞赛也能看到金狮吗,还刚好是我唯一一部近距离接触主创的?说实话不能理解,题材取胜的片但是这个题材也没完全挖透,私人线很散很干扰观影体验 @Sala Grande
圆圆(二次圆)2022-09-15 18:28:12
3.5 非常典型的美国人物传记纪录片,以个人经历带出各个时代政治议题,最后收束在反叛精神。唯一的亮点可能是南·戈登自己的作品,但就影像本身的力道而言远不及原一男。手铐也是塑料的,跟踪的人也消失了,美国不行啊
非编码Postdoc2022-10-08 08:57:16
NYFF60的centrepiece,个人年度最佳纪录片。虽然是两条线叙事,却因为Nan变得非常合理,她人生中历经的那些人和事让她可以一直tough下去,一直无畏地去发声、抗争。看完整个纪录片非常感动,也感受到很多力量。大都会博物馆摘掉sacklers冠名的时候,真的为他们开心。
Mr. Lei2023-03-17 23:07:05
大量图片解说的部分实在令人感到不耐,纪录片还是应该用动态影像说话
海带岛2023-03-15 21:59:53
原来戈尔丁经历的事和《成瘾剂量》里是一样的,也就是因为萨克勒家族的一系列论文及广告造假而导致鸦片类药物成瘾。但对戈尔丁这个所谓“艺术家”来说,萨克勒的存在也有另一层意思,他们是很多重要美术馆的资助方。不过看过这个会发现比起摄影师的身份,戈尔丁更像一个活动家。剪辑很明确地使用了两条支线,激进的社会运动vs静态的摄影幻灯片。这非常符合她拍照的状态,对《性依赖的叙事曲》来说,戈尔丁从来不是什么作者,她只是在生活的顺便做成了性依赖的叙事曲。很美式的纪录片啦,像新闻片,如果是要记录“社会运动”的话,还是足立那样的作者对影像的属性更加自觉。
海王星黎明2023-01-30 02:38:00
1993年,Arthur M. Sackler在北京大学捐赠的赛克勒考古博物馆开馆;三年之后,赛克勒家族药企上市鸦片类药物奥施康定。二十年间奥施康定夺走四十万人生命,赛克勒的名字仍然留在博物馆上,随着艺术品永生。怎么能说Nan Goldin的私人史和围绕药厂的斗争是割裂的呢?从家族反叛史到艾滋病运动,美的代价一直都是鲜血和剜骨的痛。尽管从来没有一个时刻艺术像今天一样不重要,那些在八十年代末接连死去的人仍然激励我们,并将艺术的火种借由Nan Goldin传递到了现在,烧向假借艺术为名的人,并在此刻真正完成了自己。
雕刻时光2023-03-29 01:38:16
现在时以南为首的小团体对资本利用药物伤害民众谋取利益的抗争贯穿,穿插南的叛逆酷儿成长史,原生家庭的伤害、LGBTQ群体、性工作者、家暴问题、反艾歧视一一呈现,章节清晰,节奏得当,确实值得关注。
寒枝雀静2023-03-16 11:57:02
D+/ 太泛泛而谈了。甚至连社会运动何以成为一种艺术都丝毫没有挖进去。再次证明一种“尊重作者”的解读与评论实在是没有太多意义。但假如有一天我要参加雅思口语考试,我应该会在考前拿出来看个两三遍。
德小科2023-03-11 01:13:26
个体历史、艺术创作和社会运动三者被极为平衡与精妙地编织在一起,最后将“所有的美丽与血泪”推向澎湃的、热血沸腾的情感高潮。劳拉用复杂详实的素材档案讲明Nan Goldin的创作与抗争如何同70年代以来的纽约艺术的发展共振,曾鲜活的面容在精神疾病、性解放、HIV、药物成瘾的多重磨难后一个个凋零,却让她成为了幸存者、战士和英雄。所幸导演未止步于此,因为The Sacklers是无法被裁量但正义自在人心的公案,这场运动难言胜利。本片可贵的灵魂,是坚持本心的“当仁”,是艺术勇敢占领公共空间、将边缘推向中心的“不让”。
南辕北辞别多日2022-09-03 19:37:35
算是电影节观影到现在第四天里我心中的第一(可能雅典娜排第二吧目前)看完我好像摸到了一点边角,又好像更疑惑了。或许当代美术的意义就是一场场的Happening,就该是当下正在发生的,就该是对实事有反馈的,但我还是疑惑。
又或许我只是胆小。
法式曌影2023-03-14 22:08:19
【A】不仅实至名归,且是近年来最好的金狮。这素材组织力。。如同网罗一般出乎意料的将过去与现在围绕人物编织出一个漩涡。显然不是幻灯片,在那些段落中,是声音与图像的职能互换,叙述与音乐作为承载主体,照片甚至常常与被叙述故事无关,只是作为氛围提供。而这些段落又被集体打包,零星散落在全片中,作为动态段落的能量补充。人物在一直运动,在运动中见人。珀特拉斯可不是关怀视角,她只想拍出女性的力量。
Nightwing2023-03-17 22:21:51
题材貌似和Poitras前作都不太一样,但其实还是个人以道义之名挑战机构集团的奥德赛。不过这一次力量主要来自主人公自身,她的照片和话语已经饱含感染力了,导演的结构组织是绿叶衬红花。
179502023-03-08 02:23:59
前一个半小时感觉平平无奇,最后半小时突然就同频了,从那场网络庭审开始吧(就这几下让我瞬间觉得过去两月看过的那些法庭爽片都不值一看♂️)虽然我是不理解这片为什么能拿金狮……
睡山2023-04-09 00:51:34
导演层面的平庸,几乎只比《坂本龙一:终曲》好上微弱的一点。聚焦传奇人物,却只有回忆录式的标榜和炫耀,而无意呈现人本身的脆弱与震颤。纪录抗议运动,却只有电视专题片级别的浅尝辄止,而毫无对复杂系统、多面人性的纵向剖面。过去与现在的平行剪辑,并非金丝羽线量体裁衣,只是削足适履的好学生范文拼贴。
Ogres2023-03-20 06:57:44
好看,南的故事也是有趣的,包括如何把姐姐这条线梳理出来。但从来没有被她的照片真正打动,嬉皮士故事也是,那个年代的反文化运动造出各路大神,再多看一个好像也没什么意思。她的这些反抗是非常直接,身体对抗式的,几乎没什么自我反思,看完很难再记住什么。
三岛2023-03-13 00:33:05
关于南戈尔丁自身的成长经历和投身于一场社会运动的纪录,两年前了解到南戈尔丁开辟了“私影像”的摄影风格,恰好应证了纪录片中“photo the lives”的理念,在一个早已犯下过错误的原生家庭以及动荡的时代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女性,很难不去思考、不去反抗。
毛2023-04-11 23:02:10
以前非常不喜欢南戈丁,后来才知道原来她反抗的也是她依赖的
竹和2023-02-12 13:23:40
两小时的纪录影像像是看了四个钟头,这是一系列关于被动性药物滥用成瘾者,LGBTQ群体,边缘艺术家,性工作者等弱势群体被系统性忽视受害而经年累月转向抗争的故事,其能量密度之大堪比当代美国往事。
K45P3R2023-02-06 22:26:15
(8.1/10)一部出色的纪录片,不仅是对人物的记录,同时也是对事件的记录。本片没有将Nan Goldin偶像化,也没有对其摄影作品进行空洞的吹捧,而是以平等、亲密的姿态去聆听她的讲述,着重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片中事件虽分属不同的时间段,但其中的内核是一样的,且都是服务于更好地了解Nan Goldin本人,绝非像某些纪录片一样卑劣地煽动观众的情绪。
Wednesday2023-03-05 23:41:09
一个传奇人物的心路、创造、抗争,私人记忆,群体历史,现实影响。
醉梦·聊生2023-02-18 22:30:36
博物馆抗议出发,戈尔丁讲起姐姐自杀,把自我一生用拍摄的无数照片连缀起来,摄影纪录了生活中人们真实的一面,把伤痛停留在胶片上,毒品、艾滋过渡到药片成瘾,扛相机的毅然走上了对抗之路,二者并不冲突,是表达方式的升级。
密谋小和弦2023-03-10 00:01:56
照片是气息、是情绪、是声音、是场景、是那一刻的一切。照片是我看人、我看天、我看云、我看夕阳、我看月亮、我看物,我看我自己。照片是我。
momo2023-04-08 23:42:31
“底線是我們必須找到自己獨有的態度和溝通方式。你不能依賴大眾媒體來反映我們、我們的需求或者我們國家的思想。”
持人的摄影机2023-03-05 00:27:21
将采访、历史影像资料(照片、录像等)等各种材料组织在一起展现了南.戈尔丁这个人的成长故事与社会活动家/艺术家经历。资料还是详实的,但作为传统故事片(这算纪录片,但材料组织的方式是传统故事片式的)本片叙事散。
AmiLees2023-04-07 23:46:05
素材真的不够,所以最后变成了画外音+PPT+交叉剪辑。相同结构的重复再重复,让我越看越累。金狮过誉。
dustill2023-03-06 16:50:43
双线叙事,一条是对止痛药抗议运动的记录,一条是运动发起人Nan Goldin的个人传记/动机与前史,去年能斩获金狮前者的社会意义的功劳无疑匪浅,但后者这条一路伴着从朋克到新浪潮的人物成长史,各种名曲配着 Goldin的摄影幻灯片,真的怎叫一个绝代风华!
焱2023-04-08 21:14:22
当纪录客体恨不得把所有有关无关的细节都塞进作品里,又不做关联逻辑的编排时,呈现出来的就是杂乱无章。
闵思嘉2023-03-09 18:37:24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大都会博物馆丹铎神庙的抗议,原来这个神庙是赛克勒家族出资修复的啊,那个厅就叫“萨克勒翼”。我还得记得这个神庙是因为肯尼迪老帮助埃及,埃及才赠给美国的。然后肯尼迪遇刺后,美国各方博物馆都想抢这个神庙。当时大都会博物馆馆长打电话给杰奎琳想让她帮帮忙,杰奎琳说去他妈的神庙,我才不关心神庙,我就要它留在华盛顿做杰克的纪念。
老鹰姐姐2022-09-14 05:05:39
影片最后在姐姐的医疗记录里出现这句”She saw the future, all the beauty and the bloodshed”(记不清了具体了),一瞬间眼泪涌出来。姐妹两人都在血泪的现实中fight出了beauty. Btw, 真心不喜欢豆瓣这个翻译:美人与流血事件。
基瑞尔2023-03-04 22:03:14
《成瘾剂量》之后再次对Purdue、对Sacklers进行掷地有声的“鞭尸”,讯息如此鲜明,却也不失温柔;那些片段与画面,如此鲜活有力,也推动着它完成“喊话”之外更大的回响。两条轨迹并行,一条为自我成长以及艺术表达上的展示,一条则展现贯穿于Nan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与发声;互相交错之下,让它的讲述愈发地产生振动。你必须去斗争,你必须为所相信的东西持续不断地斗争。
有心打扰2023-03-06 03:47:25
内容很丰富,充满着勇敢、反叛、抗争、自由、坚持、力量,但这样的呈现形式不是我所喜欢的。
dasperעִבְרִית2022-12-05 07:06:29
双线交织,一边是作为P.A.I.N.领导者的activist Goldin在当下和通过美术馆捐助洗白黑钱的药物财团的抗争,风格偏传统纪实影像;另一边是作为酷儿女性的Godin对个人经历的回忆,穿插姐姐在保守家庭中出柜后的自杀、药物成瘾、AIDS流行、性暴力、酷儿地下文化、美国反文化运动等议题,多为第一人称自叙,画面致敬Godin个人摄影风格多用静帧幻灯。标题翻译完全是胡说八道,“All the beauty and bloodshed”是精神科大夫给Nan Goldin因性向自杀的姐姐Barbara开的处方中写下的一句话,“she sees the future and all the beauty and the bloodshed.”
西楼尘2022-12-31 00:33:55
父母拒绝承认他们是逼死姐姐的凶手,萨克勒家族否认奥施康定是砍向病患的屠刀。相机记录下纽约地下俱乐部的燥热,针管却向不羁的躯体注射冰冷。司法只支持富人,只能争取博物馆撤下屠杀者的命名。当医生与药企合谋为患者开具处方,成瘾者却要忍受戒断和污名。当姐姐躺于铁轨,便用抗争为她指明了方向。
喜儿喂鸭正经地2022-09-03 22:17:44
坐下来才发现是nan goldin纪录片,幻灯片纪录片都能拍得这么过瘾,艺术家的一生比电影剧本还精彩
Gloomy Lynn2022-09-05 04:56:26
VENEZIA1⃣️0⃣️ 小人物凝聚力量对抗大财团的故事本身就足够吸引人,影片更多聚焦Nan Goldin本人生平经历,包含人生被姐姐自杀阴影笼罩选择用摄影还原真实,结构剪辑稍微凌乱,群像故事蛮有趣,观影后期明显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啜泣声音。不过几天下来我对我的金融街朋友们未来统治世界的野心充满了恐惧。
烤芬2022-10-09 00:53:08
我想 Laura Poitras 的能力并不在于「导演」或影像的想象力,而在与选题、跟题并且将讲述的权力交还给拍摄对象,或者说是 activist 的工作方法大于 filmmaker 的工作方法,因此会显著地呈现出「题好于片子」的感觉。在 Nan Goldin 这个例子中,艺术家的portraiture/私摄影实践与呈现她的方式有了一个很好的呼应,正如拍摄斯诺登时遇到的重重困难与他作为 whistleblower 所必须经历的生活的对应。
朝阳区妻夫木聪2022-12-24 00:14:44
看之前:听说是个幻灯片电影?这也能拿金狮奖?威尼斯趁早flop!看完后:牛逼,服气,给的好,该拿,不接受反驳。
胖胖Panda2022-09-10 18:08:36
美国摄影艺术家南·戈尔丁的纪录片,着重讲述她的家庭背景、成为“私摄影”的鼻祖的经历,以及最重头的对萨克勒家族滥用致瘾药物的组织的抗议活动。导演在采访、跟拍影像以及摄影作品的选取上略失平衡,也在探究私摄影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原因和抗议活动如何开展这两条主线之间也时而摇摆,是南·戈尔丁独特的艺术嗅觉和丰富的人生经历赋予了影片极大的吸引力。
胤祥2022-12-31 02:26:07
2022威尼斯金狮奖。中文片名大错特错,没有美人也没有流血事件,正解“所有的美丽与鲜血”。果然拿了奥斯卡纪录长片提名(但金狮奖可能还真有点过誉了哦)。其实算是个人物类纪录片,但枝蔓出针对制药巨头的抗争及社会运动,同时也枝蔓出整个纽约酷儿文化艺术史,实在是令人佩服的历史感和结构能力。虽然真的是“两张皮”,但真的是只能这么剪……因为传主的人生就是这么的富有内在张力。本片也可以看作是当今社会用“斜线(/)”表示的多重身份人物的一种有趣的纪录片方案。
红酒与谋杀2022-09-11 21:20:33
首要的到底是围绕具体的核心事件还是聚焦Nan Goldin个体的生命历程?拿现有的“图片摄影集”填满银幕,过PPT一般的方式也太无能了吧?骂不动了,本届看的最后一部片,这是我在岛屿上最后的煎熬。金狮?呵呵。@Venezia79
小玄儿2022-09-14 05:05:42
TIFF2022|观影25|纪录从80年代到今日的女性和性少数人群的斗争故事,又一个蚂蚁绊倒大象的励志故事,但是正因为她是摄影师南,如果不是艺术家的身份和影响力,结果可能还要另说。电影取巧用了南的幻灯片形式,纪录片拿到金狮奖,就像当年911纪录片拿戛纳一样,政治和社会意义更大。PS 看到三个家族成员,和《利刃出鞘》系列里的一模一样的富人嘴脸……
Unbeliever2023-02-06 03:01:57
Masterful storytelling. 叙事难度极大。两条看似差异很大的主线“谁是南戈尔丁”和“与制药公司的抗争”互相交织,不仅节奏几近完美,两条线还相辅相成,最终形成了十分诗性和浪漫的叙事效果。他们不仅互相印证与阐释,还营造出了是一种时空穿梭和凝结的感觉。一种“正发生的历历在目”,和“已发生的正在进行”的奇妙感受。非常喜欢Laura approach每一个看似充满戏剧性的人物或事件时的那种沉稳的视觉语言。Let the material speaks itself. 导演出色完成了一个纪录片导演最纯粹的天职:对既有真实的重组重构,以呈现大于真实的艺术。所有的叙事内容都与影片整体有机相连。这让她的影片所蕴含的东西超过了任何我们能读到的新闻报道、人物专访。它源于一种新闻价值,但远远超越了新闻价值本身。
Q影誌2022-09-04 06:38:45
#venezia79 斯诺登和阿桑奇之后,Laura又塑造了一位小胳膊拧大腿英雄,这一次不是孤胆英雄,背后有一个群体,维度和复杂度增加,篇幅有限,有hold不住迹象,虽然用了小标题,但依然凌乱。喜欢群像塑造部分,因人去世得差不多了,所以都是过往资料,照片每一张都好看,David也是个很有意思的艺术家和激进分子,伶牙俐齿,演讲充满激情。Nan个人部分中规中矩。拧大腿部分比较乏力,从Nan和她创立的PAIN角度叙事,拍摄和素材组织都差强人意,当然Laura也不是一个重视摄影技巧的导演。反对的对象是药品公司,却拿博物馆开刀,强迫博物馆拒绝捐款和除名,这个策略设定片中给避开了,schick! 斯诺登可是认真解释了“叛国”的伦理问题呢。
把噗2023-03-17 19:58:54
脱衣舞娘、搞同性恋、卖淫、吸毒……都源自姐姐的自杀,童年的遭遇和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有如此大的影响。伟大的艺术家能将一切痛苦的经历转化成艺术。
桥山小野姬2023-01-22 10:13:53
I don’t like your fashion business mister and I don’t like the drugs that keep your thin ,I don’t like what happened to my sister. First we take Manhattan, then we take Berlin
touya2023-03-06 22:43:56
其实我本人更感兴趣与《成瘾剂量》相关的对抗萨克勒家族与反奥施康定的相关内容,但通过南戈尔丁本人成长轨迹的点点滴滴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为何她要抗争,姐姐的自杀、酷儿身份得到的不公、艾滋大流行中失去的朋友……她选择成立P.A.I.N.以小博大与交钱息事宁人的萨克勒家族抗争,甚至直指不闻不问的国会、司法部,最后哪怕只有博物馆撤下命名这样看似轻飘飘的“惩罚”结果,也是来之不易的胜利。
假迷影真胖叔2023-03-12 21:59:53
3.5。既有南·戈尔丁个人的成长史——年幼直面姐姐自杀、视摄影如生命、结交男友遭遇暴力、幻灯片电影镜头回放等,又有与“美国鸦片”药商家族的抗争史,两部分组合并分章节展开讲述。
Glutasche2022-09-04 01:11:14
也许是南高登本人身份的复杂性,看完我感觉她主业是社会活动家副业才是摄影师,还是不入流的那种纯纯边缘人生活记录,像人物简介幻灯片似的过了一遍。她自己笑称是通过给一个圈内人口交才打入艺术圈的。但实际上她的事迹挺感人的,有的人一辈子都在抗争,为自己为家人,但是南高登是为千千万万人,不因声音微小而停止呐喊,日复一日、坚持不懈,和Sackler家族抗争,和虚伪的卑鄙的泯灭人性的资本家抗争,滴水居然真的可以穿石,南高登可不就是一剂精神氮泵!主创也都来了,放映结束后全场掌声雷动久久不绝,大家潸然泪下和他们一一拥抱。
鲍勃粥2022-10-17 22:43:47
8.5/10 #NYFF 即便影片绝大部分的魅力的确来源于Nan Goldin本人及其作品,但纪录片本身依旧有可圈可点之处:并不认为南的个人作品/经理叙述与其近年来的社会运动是被割裂的两条线,这样看似矛盾或不相干的并进其实正直白地宣告其历史性,将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精神延续至今日。南对于药物滥用的反抗似乎是自反性的,或宣言性的,正因她曾被嬉皮士与其他人士视为“药物”滥用的护卫者之一。但即便其结构姑且合理,在局部上对于材料的处理依旧显得缺乏与情绪更能相契合的逻辑,只是间歇性的迸发出些许高潮,但缺乏些持久的绵延。还是缺少了些平衡感与复杂度,一种虚伪的“纪录片式”视角(潦草地将被批判的普渡制药家族的“声音”置入),此外也鲜少展示那些“机构”的声音,总而言之是“英雄化”Nan Goldin的处理方式,但若如此似乎便该更细腻。
Mr. Infamous2023-03-12 19:22:29
原来会无缝衔接《成瘾剂量》,衔接窒息的漫长苦痛,但终于对焦并袒露出幕后,身为真实女性的巨大力量。这力量不只是策划发声,聚拢呐喊,更是以一种潜过六七十年代昏黑与斑斓的烂漫态度,掀动由己及彼的精神呼召,令人对摆脱钳制乃至杀戮产生格外的自知、愤慨和反击。艺术气息几乎是盛放在帝国金币与暗夜民谣上的,身体成了最奢靡的画布,散发出那种腐蚀性极强却叫人忍不住驻足的气息,毕竟那是生命,是血性,是某种身为人的不该那么早成为遗产的遗产。而面对所有美丽与鲜血,理应「反叛」。
尤里克特2022-09-13 12:21:19
9.8/10 #TIFF2022# 与很多针对导演章节设置的疑惑不同,我反倒觉得将Nan Goldin的成长轨迹和故事主线的抗争过程穿插叙事的手法更能将影片带向新的台阶。这样的编排更能凸显Nan Goldin的艺术传奇色彩,一方面她挣脱束缚向药企财团发起挑战,另一方面她又是那个沉溺于酒精和毒品的叛逆亚文化艺术家;一方面对着律师和法官颤抖着念出斗志宣言决不妥协哪怕嗓音颤抖,另一方面也对曾经姐姐卧轨自杀的记忆挥之不去不断希望寻求真相。章节互相交织,观众跟随Nan Goldin精心挑选的作品回顾影像里,得到的不仅仅只是精神层面的悲伤和无奈,感化和力量,还有一种新的可能性视角,去重新看待艺术身份和女性叙事下的疼痛。
白斬糖2022-10-08 13:00:15
导演几乎是不存在的,主角个人轨迹的叙述至当下的社会活动之间鲜少有过逻辑,叙事乃至情感上的嫁接,只是抽象地用去污名化的名义连接。就两部分独立来看,对抗制药厂一部分也相当散漫,有心无力且不知所终,然而全片的可看性和感染依然始终在线,全该感谢Nan Golden肮脏又晶莹的影像。
Eins2022-11-27 13:36:36
2022.12.26 Lincoln center,身体的就是政治的,个人的就是公众的,女摄影师Nan Goldin和女导演Laura Poitras用不间断的记录,行动,和创作让改变发生,太动人了。
荆棘2022-10-08 12:40:01
我想对于Nan自己来说,PAIN取得的成功也是她意想不到的,而对于我们的感动在于,原来每个activist都会说的——“胜利总会到来的”——是真的存在的。导演用了最完美的一种方式展现Nan让人羡慕的一生,希望Netflix好好学学人家怎么拍纪录片的…别再喂我们那些垃圾了。
NoBuses2022-09-11 03:31:36
#Venice2022#一共看了四部主竞赛也能看到金狮吗,还刚好是我唯一一部近距离接触主创的?说实话不能理解,题材取胜的片但是这个题材也没完全挖透,私人线很散很干扰观影体验 @Sala Grande
圆圆(二次圆)2022-09-15 18:28:12
3.5 非常典型的美国人物传记纪录片,以个人经历带出各个时代政治议题,最后收束在反叛精神。唯一的亮点可能是南·戈登自己的作品,但就影像本身的力道而言远不及原一男。手铐也是塑料的,跟踪的人也消失了,美国不行啊
非编码Postdoc2022-10-08 08:57:16
NYFF60的centrepiece,个人年度最佳纪录片。虽然是两条线叙事,却因为Nan变得非常合理,她人生中历经的那些人和事让她可以一直tough下去,一直无畏地去发声、抗争。看完整个纪录片非常感动,也感受到很多力量。大都会博物馆摘掉sacklers冠名的时候,真的为他们开心。
Mr. Lei2023-03-17 23:07:05
大量图片解说的部分实在令人感到不耐,纪录片还是应该用动态影像说话
海带岛2023-03-15 21:59:53
原来戈尔丁经历的事和《成瘾剂量》里是一样的,也就是因为萨克勒家族的一系列论文及广告造假而导致鸦片类药物成瘾。但对戈尔丁这个所谓“艺术家”来说,萨克勒的存在也有另一层意思,他们是很多重要美术馆的资助方。不过看过这个会发现比起摄影师的身份,戈尔丁更像一个活动家。剪辑很明确地使用了两条支线,激进的社会运动vs静态的摄影幻灯片。这非常符合她拍照的状态,对《性依赖的叙事曲》来说,戈尔丁从来不是什么作者,她只是在生活的顺便做成了性依赖的叙事曲。很美式的纪录片啦,像新闻片,如果是要记录“社会运动”的话,还是足立那样的作者对影像的属性更加自觉。
海王星黎明2023-01-30 02:38:00
1993年,Arthur M. Sackler在北京大学捐赠的赛克勒考古博物馆开馆;三年之后,赛克勒家族药企上市鸦片类药物奥施康定。二十年间奥施康定夺走四十万人生命,赛克勒的名字仍然留在博物馆上,随着艺术品永生。怎么能说Nan Goldin的私人史和围绕药厂的斗争是割裂的呢?从家族反叛史到艾滋病运动,美的代价一直都是鲜血和剜骨的痛。尽管从来没有一个时刻艺术像今天一样不重要,那些在八十年代末接连死去的人仍然激励我们,并将艺术的火种借由Nan Goldin传递到了现在,烧向假借艺术为名的人,并在此刻真正完成了自己。
雕刻时光2023-03-29 01:38:16
现在时以南为首的小团体对资本利用药物伤害民众谋取利益的抗争贯穿,穿插南的叛逆酷儿成长史,原生家庭的伤害、LGBTQ群体、性工作者、家暴问题、反艾歧视一一呈现,章节清晰,节奏得当,确实值得关注。
寒枝雀静2023-03-16 11:57:02
D+/ 太泛泛而谈了。甚至连社会运动何以成为一种艺术都丝毫没有挖进去。再次证明一种“尊重作者”的解读与评论实在是没有太多意义。但假如有一天我要参加雅思口语考试,我应该会在考前拿出来看个两三遍。
德小科2023-03-11 01:13:26
个体历史、艺术创作和社会运动三者被极为平衡与精妙地编织在一起,最后将“所有的美丽与血泪”推向澎湃的、热血沸腾的情感高潮。劳拉用复杂详实的素材档案讲明Nan Goldin的创作与抗争如何同70年代以来的纽约艺术的发展共振,曾鲜活的面容在精神疾病、性解放、HIV、药物成瘾的多重磨难后一个个凋零,却让她成为了幸存者、战士和英雄。所幸导演未止步于此,因为The Sacklers是无法被裁量但正义自在人心的公案,这场运动难言胜利。本片可贵的灵魂,是坚持本心的“当仁”,是艺术勇敢占领公共空间、将边缘推向中心的“不让”。
南辕北辞别多日2022-09-03 19:37:35
算是电影节观影到现在第四天里我心中的第一(可能雅典娜排第二吧目前)看完我好像摸到了一点边角,又好像更疑惑了。或许当代美术的意义就是一场场的Happening,就该是当下正在发生的,就该是对实事有反馈的,但我还是疑惑。 又或许我只是胆小。
法式曌影2023-03-14 22:08:19
【A】不仅实至名归,且是近年来最好的金狮。这素材组织力。。如同网罗一般出乎意料的将过去与现在围绕人物编织出一个漩涡。显然不是幻灯片,在那些段落中,是声音与图像的职能互换,叙述与音乐作为承载主体,照片甚至常常与被叙述故事无关,只是作为氛围提供。而这些段落又被集体打包,零星散落在全片中,作为动态段落的能量补充。人物在一直运动,在运动中见人。珀特拉斯可不是关怀视角,她只想拍出女性的力量。
Nightwing2023-03-17 22:21:51
题材貌似和Poitras前作都不太一样,但其实还是个人以道义之名挑战机构集团的奥德赛。不过这一次力量主要来自主人公自身,她的照片和话语已经饱含感染力了,导演的结构组织是绿叶衬红花。
179502023-03-08 02:23:59
前一个半小时感觉平平无奇,最后半小时突然就同频了,从那场网络庭审开始吧(就这几下让我瞬间觉得过去两月看过的那些法庭爽片都不值一看♂️)虽然我是不理解这片为什么能拿金狮……
睡山2023-04-09 00:51:34
导演层面的平庸,几乎只比《坂本龙一:终曲》好上微弱的一点。聚焦传奇人物,却只有回忆录式的标榜和炫耀,而无意呈现人本身的脆弱与震颤。纪录抗议运动,却只有电视专题片级别的浅尝辄止,而毫无对复杂系统、多面人性的纵向剖面。过去与现在的平行剪辑,并非金丝羽线量体裁衣,只是削足适履的好学生范文拼贴。
Ogres2023-03-20 06:57:44
好看,南的故事也是有趣的,包括如何把姐姐这条线梳理出来。但从来没有被她的照片真正打动,嬉皮士故事也是,那个年代的反文化运动造出各路大神,再多看一个好像也没什么意思。她的这些反抗是非常直接,身体对抗式的,几乎没什么自我反思,看完很难再记住什么。
三岛2023-03-13 00:33:05
关于南戈尔丁自身的成长经历和投身于一场社会运动的纪录,两年前了解到南戈尔丁开辟了“私影像”的摄影风格,恰好应证了纪录片中“photo the lives”的理念,在一个早已犯下过错误的原生家庭以及动荡的时代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女性,很难不去思考、不去反抗。
毛2023-04-11 23:02:10
以前非常不喜欢南戈丁,后来才知道原来她反抗的也是她依赖的
竹和2023-02-12 13:23:40
两小时的纪录影像像是看了四个钟头,这是一系列关于被动性药物滥用成瘾者,LGBTQ群体,边缘艺术家,性工作者等弱势群体被系统性忽视受害而经年累月转向抗争的故事,其能量密度之大堪比当代美国往事。
K45P3R2023-02-06 22:26:15
(8.1/10)一部出色的纪录片,不仅是对人物的记录,同时也是对事件的记录。本片没有将Nan Goldin偶像化,也没有对其摄影作品进行空洞的吹捧,而是以平等、亲密的姿态去聆听她的讲述,着重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片中事件虽分属不同的时间段,但其中的内核是一样的,且都是服务于更好地了解Nan Goldin本人,绝非像某些纪录片一样卑劣地煽动观众的情绪。
Wednesday2023-03-05 23:41:09
一个传奇人物的心路、创造、抗争,私人记忆,群体历史,现实影响。
醉梦·聊生2023-02-18 22:30:36
博物馆抗议出发,戈尔丁讲起姐姐自杀,把自我一生用拍摄的无数照片连缀起来,摄影纪录了生活中人们真实的一面,把伤痛停留在胶片上,毒品、艾滋过渡到药片成瘾,扛相机的毅然走上了对抗之路,二者并不冲突,是表达方式的升级。
密谋小和弦2023-03-10 00:01:56
照片是气息、是情绪、是声音、是场景、是那一刻的一切。照片是我看人、我看天、我看云、我看夕阳、我看月亮、我看物,我看我自己。照片是我。
momo2023-04-08 23:42:31
“底線是我們必須找到自己獨有的態度和溝通方式。你不能依賴大眾媒體來反映我們、我們的需求或者我們國家的思想。”
持人的摄影机2023-03-05 00:27:21
将采访、历史影像资料(照片、录像等)等各种材料组织在一起展现了南.戈尔丁这个人的成长故事与社会活动家/艺术家经历。资料还是详实的,但作为传统故事片(这算纪录片,但材料组织的方式是传统故事片式的)本片叙事散。
AmiLees2023-04-07 23:46:05
素材真的不够,所以最后变成了画外音+PPT+交叉剪辑。相同结构的重复再重复,让我越看越累。金狮过誉。
dustill2023-03-06 16:50:43
双线叙事,一条是对止痛药抗议运动的记录,一条是运动发起人Nan Goldin的个人传记/动机与前史,去年能斩获金狮前者的社会意义的功劳无疑匪浅,但后者这条一路伴着从朋克到新浪潮的人物成长史,各种名曲配着 Goldin的摄影幻灯片,真的怎叫一个绝代风华!
焱2023-04-08 21:14:22
当纪录客体恨不得把所有有关无关的细节都塞进作品里,又不做关联逻辑的编排时,呈现出来的就是杂乱无章。
闵思嘉2023-03-09 18:37:24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大都会博物馆丹铎神庙的抗议,原来这个神庙是赛克勒家族出资修复的啊,那个厅就叫“萨克勒翼”。我还得记得这个神庙是因为肯尼迪老帮助埃及,埃及才赠给美国的。然后肯尼迪遇刺后,美国各方博物馆都想抢这个神庙。当时大都会博物馆馆长打电话给杰奎琳想让她帮帮忙,杰奎琳说去他妈的神庙,我才不关心神庙,我就要它留在华盛顿做杰克的纪念。
老鹰姐姐2022-09-14 05:05:39
影片最后在姐姐的医疗记录里出现这句”She saw the future, all the beauty and the bloodshed”(记不清了具体了),一瞬间眼泪涌出来。姐妹两人都在血泪的现实中fight出了beauty. Btw, 真心不喜欢豆瓣这个翻译:美人与流血事件。
基瑞尔2023-03-04 22:03:14
《成瘾剂量》之后再次对Purdue、对Sacklers进行掷地有声的“鞭尸”,讯息如此鲜明,却也不失温柔;那些片段与画面,如此鲜活有力,也推动着它完成“喊话”之外更大的回响。两条轨迹并行,一条为自我成长以及艺术表达上的展示,一条则展现贯穿于Nan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与发声;互相交错之下,让它的讲述愈发地产生振动。你必须去斗争,你必须为所相信的东西持续不断地斗争。
有心打扰2023-03-06 03:47:25
内容很丰富,充满着勇敢、反叛、抗争、自由、坚持、力量,但这样的呈现形式不是我所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