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In Two Minds / 双重意识
主演:Hardan,Manohar Lalas,Ravi Menon,Raisa Padamsee,Bhola Ram,Kana Ram,Shambhudan
导演:玛尼·考尔
地区:印度
类型:剧情
年代:1973
发布:2016-09-30
影片改编自同名著作,讲述商人之子因工作关系被迫远离妻子,并许予五年承诺,但一个鬼魂却透过令人信服的谎言来愚弄这个家庭,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内取代了丈夫的位置。1.考尔将历史/神话/现实汇集一起,借由旁白带动叙事穿错于过去和未来、童年与成年,呈现社会时况下备受压迫的女性(低等种姓制度)自由权益,凭依图像和音频错位构成的连环插画式影像风格,加之民间声乐颇具神秘气质的氛围烘托,赋予电影以令人神往的独特魅力;有如异域般的民族诗画电影,比对莫森都早有二十余年。2.[悬疑]虽然是发生在拉贾斯坦邦腹地的故事,但导演却极少呈现至外景,大部分的情节开展都处于白色的房子内:里面禁锢着一位年轻女性的心灵,她的思绪就像脸庞般模糊,时常遮蔽在艳丽的纱巾之下。|我能在母亲的子宫里孕育生长,却不能在父亲的院子里繁荣昌盛。
#3rd PYIFF# 回顾单元。相当厉害的视听构思,布列松式的“模特”表演,和左岸派式的全知强叙事旁白和干脆全部由朗读式的配音(也很布列松!),加上各种神来之笔式的定帧使用(德勒兹简直呼之欲出……)和很新颖的构图,真是令人刮目相看。这片光分析声音设计和声画关系就能写好大一篇了……
影像纯净红白色,新娘李鬼新婚夜;不知丈夫是替身?人鬼合一忠原意。Kaul的电影语言太丰富,把历史,神话,现实都汇集在了一起,过去和未来,童年和成年,自由和荣耀等等都在这红白画面中展开,双重之感还是随处可见,多重现象与意味的叠加,具体解读因人而异了。
#PYIFF2019#影像风格类似于70年代的地下电影,用了很多照片。基本上是用有声片的技术做了部默片。整体很有《一千零一夜》的感觉,甚至最后树精的结局都和被骗回瓶中的精灵有异曲同工之处。摄影很美。个人认为在如今文献价值高过观赏价值。
前半是聊斋故事,对a comprehensive soul的渴望。后半点破爱-勇气-献身的人力和神力护佑下契约(婚誓)的对立,牧羊老头犹如上帝化身捉拿妖孽,但新娘的神性最终点亮漆黑墓穴。大量主观静止镜头模拟出人奋发前进之欲望,妙哉。
简洁,竟让我想到了布列松?(当初看《Uski Roti》时,就感觉很布列松,一度以为是错觉。)印度式“诗画电影”,运用了独特的凝镜,以及鲜明简练的色彩.。ps:女主乃印法混血,难怪啊!布列松~ 另:分享这个链接
坚持到四十分钟左右终于困炸了,有点像放PPT还配话外音解说,感觉是印度戏曲故事,前面是倩女离魂的爱情,后面是真假美猴王。导演想要表现的寓意可以理解到,但真的太好睡了。可能电影本身在那个时代是有意义的。
利用定格画面和运动镜头创造了另一种维度的「双重意识」。此外,用悬置的象征性元素拆解传说的方式,令人联想到帕拉杰诺夫的作品,不过这部影片进行了更丰富(也更混乱)的风格探索,冥思般的推镜头令人印象深刻。
形式很意识流,动态影像和静态照片相结合,挺有特色的。故事也蛮有意思,真假丈夫(一妻多夫?),爱情重要还是婚姻重要,像一则寓言。只不过实在太催眠了,后半段又睡了过去……10.15@PYIFF第七部
#pyiff#用这样念白、定帧以及大量的空镜头表现一个超现实色彩的、聊斋一样的故事,形式和内容蛮统一的。我喜欢这种阅读起来有些困难的影片,观看本身的难度和精神集中的感受就能带来快感。
#PYIFF# 结合印度神话寓言的元素让整个片子的气质非常迷人,让定帧与画外音的结合也显得没有那么枯燥。印度电影的色彩也是个亮点,能看出旺盛的生命力,这大概是和民族性有关的东西了。
神话与现实交错,印度民风民俗管窥,安静的摄影。但是也带着浓烈的时代气息,靠旁白推进情节,画面转接手法较为简单,多是淡入淡出。找来送饭,以为会分几次看完,但还是沉下心看完了。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