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1964年的6月,一辆载有三位民权主义者的车辆被三K党所劫持,之后一行人音信全无。鲁帕特(吉恩·哈克曼 Gene Hackman 饰)和艾伦(威廉·达福 Willem Dafoe 饰)是两帮调查局的探员,他们被指派调查这起恶劣的事件,然而,当两人到达小镇开始调查时,却发现他们的工作遭遇了重重的困难,没有人愿意相信他们,更没有人能够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皮尔(布拉德·道里夫 Brad Dourif 饰)是小镇的副镇长,同时亦是一名坚定的三K党成员,个性粗暴邪恶的他常常将软弱温和的妻子(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Frances McDormand 饰)揍得遍体鳞伤。鲁帕特十分同情皮尔妻子的遭遇,随着时间的推移,皮尔的妻子渐渐对鲁帕特产生了感情,这让鲁帕特和艾伦看到了案件的突破口。
第6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Robert F. Colesberry / Frederick Zollo
第6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艾伦·帕克
第6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吉恩·哈克曼
最近弗洛伊德被警察跪杀事件在美国乃至全球引起轩然大波,我们没有在那个环境生存,很难理解种族歧视。最近看了视频,了解了盎格鲁新教运动、美国极右翼份子、宗教影响力等,再看这个烈血大风暴的故事,便有了更多了理解,主要是那些民粹白人的行为动机。他们从小生活在仇视一切外来族裔的环境中,用圣经“解读真理”,他们不会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甚至不愿意做到实事求是,撒谎成性,他们不认为是羞耻,而是在这个堕落的世界,“净化”人类,保留扩大白人的影响力,他们认为是在做正义的事情。我为这些人感到可悲,他们行为和思维模式,是建立在从小接触到的这些教育文化上面,除非自己特别有思辨精神,否则很难跳脱出这个思维模式,因为你要跳出来,就有种被欺骗的感觉,普遍上不喜欢让别人知道自己被骗,那样看似很蠢,于是陷的越来越深。
《密西西比在燃烧》(喜欢直译片名,通行的《烈血大风暴》不知所谓)根据真实案件改编,出彩在,复刻了案件背景。 可参看林达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书中讲到这个案子,对相关问题有深入浅出的梳理剖析。 影片拍摄时,距案发不过二十多年,社会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再过三十余年,观此片时,却有沉渣泛起、岌岌可危之感。五六十年或不足以巩固人类进步的成果。善忘者们,或需以反复巩固记忆。该多些信心,尽管野蛮、偏狭、不公喧嚣不止,人类社会仍处于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 另外,片子里的黑人灵乐好听。
六十年代的美国南方,种族冲突愈演愈烈的背景是种族平权的呼声越来越高,而联邦政府也逐步在顺应这个趋势。底层白人对于优势地位的丧失心有不甘,导致了许多的暴力冲突和血腥杀戮,但历史大势不可违抗。哈克曼表演出色,但还看得出少许用力表演的成分,大福没有出色发挥。
仇恨不是天生的,是教育出来的,种族隔离就记录在圣经里,讲得多了,仇恨便产生了。对丑恶的事,只要袖手旁观,就是有罪的。美国基于民权运动背景的种族题材作品,电影镜头很克制,过程曲折,有了突破口后,势如破竹,是一部很有张力的电影。
数场燃烧戏凝炼出了贯穿全片的暴力符号,配合以肃杀的主题旋律,使人得以通过影像回到了那个在绿皮书中被刻意柔化的种族歧视重镇,影片通过周折复杂的破案过程和形形色色的人物将那个年代隔阂于种族之中的庞大阻力进行了充分的展现,同时吉恩哈克曼与威廉达福这两位性格迥异但同样嫉恶如仇的角色更是给影片注入了一种值得信赖的正义灵魂,看完之后只能说,同为种族题材,30年前拍的是啥,30年后拍的,又是啥?
白人作为拯救者出现,马丁路德金为代表的民权运动沦为后景,极端的人物描写,善恶分明,准确又直接。多场大火,燃烧的十字架,暴力的符号引用。在种族电影的叙事上是奏效的,但是还是应该对这种武断持有审慎的态度。
这是一部老电影。今天翻出来看,不仅仅是应景。近一个多月来,因黑人乔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锁颈”虐杀,全美各地及西方世界的多国城市,爆发了波起云涌的"Black Lives Matter"抗议浪潮。回看三十多年前的电影,回顾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令人唏嘘不已。根深蒂固的种族问题不可能一朝一夕间彻底解决。在美国,白人种族主义者还大有人在,只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民权运动之后,由公开的叫嚣和猖狂,潜伏进了心灵的暗角。川普的上台,把那些深藏的种族主义魔鬼释放了出来。不仅一些盎格鲁白人深藏着种族主义的魔鬼,一些亚裔一些华人,尽管在盎格鲁白人眼里也处在种族序列的低端,却在歧视黑人上一样的面目丑陋。
艾伦的调度能力超群,本片倚重的是声音。时而清晰到窒息,时而是被噪音湮没的阒静。原声音乐踏着节拍顺利完成了推波助澜,几乎可以脑补帕克手执指挥棒的一脸陶醉。种族题材不讨巧,白人执导就如知更鸟里闯入黑人教堂的克瑞斯,同样突兀不和谐的梦幻。吉恩·哈克曼同一年还出演了伍迪艾伦的《另一个女人》。来到尾声,他也选择扔下了烂摊子走人。这一点也恰恰契合了导演意图。不能遗忘的并不是黑白依然分明的教区,而是为了抚平创伤所付出的努力,以及用血肉捍卫纠错机制的责任。赞美诗里写着,walk on,walk on……
恶意的火焰难有彻底熄灭的可能,进步的火光却也保留着燎原的希望,是举起仇恨的火把还是点亮理解的烛火,是贯穿着整个历史、决定着这个现在的一个选择。本片以真实历史事件为骨,种族割裂下社会氛围和个人选择为肉,而惊悚感和暴烈气息的营造则是其血液,总体可看作一部深入历史现实和社会议题的优质惊悚类型片。最大的亮点除了极具张力的叙事推进,还有对于燃烧意象的强化,无论作为凶光还是怒火,都在一幕幕燃烧段落中得到了生动又高级的呈现。双男主的形象设置和演员演出也可圈可点,但是三K党众的刻画相对刻板,结尾的整合也有些力度不足,使影片没能具备更多可供挖掘和感受的余韵空间。
在欧洲和北美对待黑人的问题是事关政治正确与否的大问题。 艾伦·帕克也是《迷墙》的导演 2008年11月4日奥巴马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美国人(美国黑人)总统。 (2018、11、27)
电影频道回看,美国,1964年,密西西比州,种族隔离,三K党迫害黑人,政治,FBI探员,以牙还牙,结局还行。尽管现在美国强调人权,强调人人生而平等,但种族歧视由来已久,至今仍有影响。
种族歧视的真实形态,国人可能厌倦了美国所谓的政治正确,但是对于美国南部的黑人来说可能政治正确远远不够。相比于“绿皮书”和“黑色党徒”的嬉皮风,我更喜欢这种严肃的、压抑的、发人深省的政治片。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