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围绕一个名叫“阿尔卑斯”的另类公司展开,由医生、护士、体操选手及其教练四人组成,他们接受来自不同死者亲人、朋友、同事的委托,成为亡灵的替身,以缓解死亡对他们带来的悲伤情绪。
所谓“希腊怪异浪潮/希腊新浪潮”旗手的作品,又是说清楚会死那种极简主义,不看剧情简介能看明白才是脑洞够大。看侯掰掰尚还算有耐心,看兰斯莫斯只想吐槽……这就是双重标准区别对待的典型。兰斯莫斯的问题是过度概念先行,编他的故事就好了,哪管什么情理……
狗牙阿尔卑斯和龙虾之间兰斯莫斯经历了什么,风格瞬间成熟,阿尔卑斯的idea比较有趣,具体执行有点乱,不疯魔不成活,扮演别人的生活扮入迷了,孤独的好让人心酸
3.5/5 --- 2011年威尼斯影展最佳劇本 / 不如Dogtooth冷冽, 卻大把玩情感替代角色扮演, 將疏離、冷漠、生硬發揮淋漓盡致. 真假虛實界線模糊不清. 果然希臘奇葩導演, 出手彈無虛發, 冷調黑色荒誕幽默, 可謂佳作.
诞生于希腊的兰斯莫斯养成计划,看他一步步变成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宠儿,并且神奇的是每一部都有斩获,这部就是威尼斯的最佳剧本。铺开是一种迷乱的难以入戏状态,未点满奇幻模样的生活形式,戏剧冲突很硬但内核还是那么的天马行空,自由穿梭又跌的很痛。假以时日也会成为挚爱的那款导演吧,我还只看过《圣鹿之死》和这部呢。
8.7/10 牛逼,太纯粹。汽水,陈酒,果汁,混合饮料喝多了,来一杯阿尔卑斯凉白开。真香。/又是一个神结尾(那表情,oooooh~)
故事比较差,胜在冷漠情绪。阿尔卑斯的工作实在太拙略,无语气的台词,背不下来的台词,缓慢脱下你的丝袜,请你用英语跟我生气。
阿尔卑斯成员出卖时间,精力和表演,贩售的是陪伴,操演的是死者生前的音容笑貌,遵循的是生者记忆中的规则,而真正渴望得到的是被需要的感觉。于是沉浸在一个又一个的角色里,不能自拔,不愿从梦中醒来,也不愿意相信这是虚假,因为生活本身就在荒诞、虚无和枉然中被割裂成碎片
3.6/5 概念先行下,欧格斯总是有能力在有秩序的荒谬之中为观众提供柔软的登陆点,惊异之感也会随着剧情的演进积淀为十足的好奇,然而电影也常常在此戛然而止。《阿尔卑斯》的设定概念相对平正,叙述语言也过于简略跳跃,为观众理解并进入剧情造成一点点小麻烦,不过主角人物的塑造与情感表达却要扎实很多。
从创作轨迹来说,这部不像是介于《狗牙》和《龙虾》之间,倒像是《狗牙》之前的。影像调度自然和《龙虾》以后的兰斯莫斯比不了,剧作和表演上其实和《狗牙》互有所长——《狗牙》直接、激烈(隐喻的表达)而呆滞(表演),《阿尔卑斯》则含蓄、绵长(“绵长”不一定是意犹未尽,也可能是一般观众包括我的剧情理解反射弧过长)而自然(这里的“自然”也是相对的,兰斯莫斯片中角色不至于“自然”,但本片和《狗牙》比确实如此)。整体观影体验较差,差于《狗牙》以后的所有片子
好惨但是真的好好笑,当替代品走火入魔甚至可以充当亲妈和爹pia pia pia。。。送这帮人去Queen Anne的卧室当小白兔或者Lady Sarah替代品好啦感觉都很合适=。=
一种肉眼可见、知觉可感的僵硬、怪异和冷漠感被双层被放大演绎在荧幕前,多方面地解构了人与人关系的虚假和冷漠,就艺术层面来讲算是直达本质了。不过整部片子得视作是反讽现实的一个艺术作品而非电影才能存在,这片子拍5分钟和拍90分钟其实没区别,概念先行而完成度低,没有内部运行逻辑和层次递进,作者又当裁判又当选手,还要把观众拦在场外看转播。
在兰斯莫斯的镜头下,人物个体沦为无神性的机器存在,任由头部区域被构图机位切割;人物关系则被构图拉扯至两端,加之正反打以景深极浅的大光圈将说话对象无视在虚焦区域而创造出冰冷的疏离感。撇开首尾的变化,若在情节中注入更多的戏剧性,说不定会更好看。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