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淑和两位好友相约前往江原道的雪原山游玩,她们在山上结识了当地的警察,警察带着三个女孩游览,晚上四人坐在一起吃饭。但和谐的气氛很快被打破,智淑和两个朋友争吵起来,晚宴不欢而散。次日,三个女孩和好如初,一同返回汉城,而智淑始终和警察保持联系,更只身前往与他相会;拥有美满家庭的盛元正为自己的职称问题四处奔忙。适逢暑假,好友在完约他一同前往雪原山散心。他们漫无目的游荡,讨论当下的生活。回到汉城后,盛元的教授评定有了着落,他开始想起疏忽许久的情人……
本片荣获1998年釜山国际电影节促进联盟奖、1999年新加坡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豆友“梦游的鱼”的影评有趣,“江原道之力,乃是埋葬活鱼之力,也是下定决心埋葬一段活生生却不会有结果的感情的力量”。翻栏杆冷静的方式厉害,也是江原道之力,克制的力量。
早期洪常秀的作品还不是那种话唠模式,但是简洁的影像风格已经形成,无配乐无灯光,闷骚的长镜头都成为了日后的标签。本片胜在结构精巧,情节如一串散落在沙滩的珍珠项链,最初只以为是一颗普通的石子,但是逐渐会发现石子之间的联系,慢慢好奇心会让珍珠项链在面前眼前浮现。细节在不同场景里不断的重复就是串起这些情节的线。在韩国的艺术電影中沒有人可以比洪常秀走的更遠,本片江原道之力更像在說是一種宿命之力,将角色推向无助的人生中随波逐流,自己却无从把握方向。洪常秀恰似發現了生活中的種種巧合,喃喃细语的重现生活本身。这时的导演并不是在传递上帝的旨意,他只是一个洞悉世界醉酒人的自说自话!
江原道之力是埋葬一条活生生的金鱼的力量。同样以两个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一段关系,两个人的内心,细腻又真实。这是现代主义的电影吗?
20th bjiff #9。三星半。洪尚秀原来那么早就在偏文艺的电影里玩叙述性诡计了,以最不经意最不起眼的笔触,玩了一个剧本结构。然而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韩国料理和烧酒,虽然这部里面角色吃得不那么明显。。。End of this year’s bjiff!
结构还蛮简单,说是江原道之力,实际是不同身体之间的力,引力与斥力交汇,任何危险的、越界的行为都自然合理。早期的洪常秀挺露骨的。
BJIFF 早期洪尚秀我太可了!两段式结构,叙事的过程中有很多伏线和巧思,江原道之力是人与人之间极其微妙的如原子结构般的引力,是过期的恋人似断非断,互相缠绕,却又注定无望的人生轨迹。客观到冷酷的镜头,满屏的艺术气息。
好美啊。我理解的江原道之力更像任何地方都可以有的一种力量。人来,人相遇,人擦肩而过,人去。人人都莫名有了种种牵连。人在地上,鱼在水里。
3.5分。 洪尚秀在这部电影中开始变调,但是又与其后的大部分电影不同,他并没有让交谈成为主要的叙事推动力,而是将男女主角的视角分为两个部分,前半段从女主角的视角去窥探两人之间的邂逅,而后半段以男主角的视角去看待他的婚恋和工作。 但是无论如何,从男性视角出发,对男性知识分子本身进行讽刺,已然成为其电影一直贯穿的主题,这种带有自我解剖的叙事风格,在韩国电影中可谓独树一帜。
火车上的鱿鱼干,江陵站的绿房子,被活埋的鱼,大巴上的恸哭……以及,从96年的《猜火车》到98年的《江原道之力》,「perfect day」居然两年内出现在两部电影中,还是Lou Reed有面子。
早期洪尚秀个人风格还较弱,影调风格等和许多同类影片都很相似,包括固定镜头以及单独的物品特写。相反在文本结构上,这时候的洪倒要更规整有序些,两段互补对照环环相扣,江原道之力是一股吸力,偶然事件交织往事,情伤和死亡,欲望与矫饰,都纷纷在这里的山间步道和小河汇聚,盆中那两条金鱼,是否有一只也被这力带去了呢。
这是一部关于寂寞男女的离愁的故事,城市与自然的交纵颇有侯麦之味。电影是两组人的故地重游,这两组人中的一对男女曾在江原道发生过一段无法言说的恋情,他们悬而未决的情感在重游之际终于有了着落。他们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遇到过同样的人与事,但却彼此不知各自行事,时间的偶然与必然在情节流逝中悄然显现。 两段式的叙事结构,有所交叠,两个视角分别拉伸了时间线的两端,并形成了互补,通过冗长又隐匿的铺陈制造氛围。洪尚秀在《江原道之力》中以双线叙事展现,试图制造不同时空的神秘联系,这也成了他日后最常用的手法。
?是结束后第一个带头鼓掌的!真的好棒啊!属于可以后咂么很久的电影,我俩出来后一直都在说这个细节对应的之前的哪个片段,他前面之所以这样后面哪个地方又给了交代balabala的,我的韩国分妻果然会选老公啊哈哈哈!也有个小插曲,就是做爱场面的时候有对父母带小朋友离场了,其实我倒是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性教育”时刻,大大方方和孩子科普一下也未必就会“伤害”到孩子的呀。还有还有,今年北影貌似真的一刀未剪,前几天的《下女》也是该露的都呈现了,挺好!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