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從一對準備移民的小夫妻開始,發展成三段在冥冥之中相互影響的故事,以黑色喜劇方式諷刺地展示了羅馬尼亞年輕人急於前往歐美淘金的夢想,複雜的敘事手法與層出不窮的意外,織就出一幅幅現代的東歐圖像。以《4月3週又2天》將羅馬尼亞新浪潮推向巔峰的金棕櫚導演克里斯汀穆基,在這部處女作已遮掩不住令人驚豔的才華。
蒙吉处女作。三段式的结构,每一段补起前面的故事缺口。/幸福在西方,是否每个人都得到了幸福?/喜欢那首儿歌,但是没找到音频。
克里斯蒂安.蒙吉真的是讲故事的大师,其在《幸福在西方》中展现的叙事能力令我震惊。在这部蒙吉的处女作中,我们可以看到盖.里奇《偷抢拐骗》、昆汀《低俗小说》、泽梅斯基《回到未来》、宁浩《疯狂的石头》同样的多线条与非线性叙事。但蒙吉在《幸福在西方》中超越了这些作品,很重要的一点是他将非线性叙事摄入到了剪辑层面,而非仅仅是场景层面。有不止一处的连续场景被分段剪辑,然后将这些分段的剪辑置于三条不同的叙事线条中。三条叙事线索×关键场景的分段剪辑×穿插叙事,三重叠加,几个简单的小故事是可以拍得跌宕起伏。《幸福在西方》没有任何画面表现上的炫技,几乎都是固定机位镜头,出彩完全在于讲故事的方式。所有的故事实际上就是同一小堆人之间发生的,不知道蒙吉是否在讽刺罗马尼亚的小国寡民窝里转。《幸福在西方》可以讲的还很多。
2000年是你想过的那样子吗?充满喜感,炫技和花样招式的《西方》,节奏上鸡飞蛋打,有些怪诞。电影抛出的逃离罗马尼亚问题,终于被14年后的《毕业会考》接住。不断出现在主人公身后,或者在大人面前表演花朵,互相吐口水的小朋友,真是幸福的下一代嘛……TIFF2017第一场
蒙吉处女作是我不喜欢的类型,在结构上太讨巧反倒打压故事,轻松风格跟他后来也不一样,这份诙谐显得有点廉价。《西方》问题挺多,但仔细看那些“问题”也都是蒙吉后来所涉及的问题,那些被解决或是深化了的问题:你相信人生是美好的吗?幸福是在西方吗?
这个基本是为卖弄而卖弄,与内容基本不存在联系的结构并不太能让人看出什么高明之处,甚至有戏弄观众之嫌(虽然电影本身也是戏谑的基调)……后来拍出432应该得多亏普优帮他开了窍吧。 反观之后聚焦近似题材的《毕业会考》,寥寥几笔就把“什么人要走”、“为什么要走”、“该往哪里走”、“走了干什么”这些在《幸福在西方》中啰里吧嗦一大堆才说清楚的东西讲得明明白白,进步太明显了。
“如果苹果的核是它的种子,那么香蕉的种子又在哪里呢?”三幕悲喜剧 相比较《机遇之歌》反而丰富程度不及一半 阶层和社会的剖面 通往幸福隐蔽的路 真期待蒙吉之后还会来拍喜剧!
可以说是通过剪辑刻意制造视觉盲点,人物总是看不见身边的幸福,幻想远方的花团锦簇,正如观众只能得到有限信息一样。这个花样更多作用于喜剧效果,比如被吓晕的其实是另外一个人就很好笑。但是用在悲剧上就略显机械,比如妻子一会儿走一会儿留的折磨观众……不过整体上还是觉得很可爱。
2017092 上影节第六场,蒙吉处女作。后革命时代的罗马尼亚是选择还是离开,这是个问题。向千疮百孔的社会里的各种阶层开炮,而西方除了富足,似乎也向罗马尼亚输送了种族歧视、人心异化等各类社会问题。拼接式故事并不鲜见,成功的是把喜剧气氛拿捏地很精准。
三段结构,每段对故事都有新的填补,非常耐看,就是有点散,既像是想表现罗马尼亚年轻和年老一代在国内的社会人情和对出国的想象憧憬等,但呈现出来的更像是一出奔向西方的繁复悲喜剧,冲淡了很多意思。
黑色喜剧于现实的嘲讽,三段戏所代表不同角度的罗马尼亚印象,对无影西方的极度向往一定程度反映了彼时急迫融入欧洲实现富裕的心态,但所身处的位置仍然是一个被历史影响的、充满短视偏见的、甚至种族主义却无甚自我价值(仅能以Dracula自居)的环境,当“东方人”身份迎合着西方式思维思考时,也就是东西错位的冷幽默所在
蒙吉处女作竟然是喜剧 竟然玩的是三段式结构。剪辑上刻意的误导和反转 有温情和忍俊不禁 可最后还是都离开了 一个长镜惹人无限唏嘘 罗马尼亚和西方明明那么近 却又那么远。有好几处值得玩味的细节 充气女人由白变黑 上校大叔两女共侍一夫 21世纪少年娓娓动听 而十几年过去了这沟壑还在。
并非为结构而结构,蒙吉是在通过三段式结构之间的差异性传达他对于罗马尼亚电影生态的思考。第一段是罗马尼亚旧电影姿态的黑色喜剧,第二段的反转手法、渲染性配乐和剧情走势都直指好莱坞对于当下罗马尼亚的侵袭,第三段则通过细节的填充表现了罗马尼亚的当下悲剧性。尽管玩的是蒙太奇的把戏,风格也未形成,但光这三段变奏的思考就已经超越了太多学院派作者了。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