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妙想天开 / 神圣的介入 / Divine Intervention
主演:伊利亚·苏雷曼,Manal Khader,George Ibrahim
导演:伊利亚·苏雷曼
年代:2002
发布:2018-10-28
影片开始于一组生活在以军占领区拿撒勒的巴勒斯坦人的日常小插曲:一群年青人在一座小山上追赶一个圣诞老人装束的男子,他正背着商品去犹太人区;一名中年男子开着车和街上熟人招手,同时又诅咒着他们;一名愤怒的男子在房顶推了许多燃烧瓶,和警察对恃;一名邻居向隔壁的妇女扔垃圾袋。一个拿撒勒人经济破产,突然病倒,他住在耶路撒冷的儿子E.S去医院看望生命垂危的父亲。在停车场,他碰见了住在拉马拉的女友。由于紧张的政治局势,两人无法一起生活。在耶路撒冷和拉马拉之间的检查站前,两人默默地看着巴勒斯坦人在检查中被羞辱。E.S吹了一个有阿拉法特头像的气球,恶作剧式地将它放到天空中。影片最后,主角依然和女友在边防站旁边观察着。
第55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伊利亚·苏雷曼
第55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评审团奖伊利亚·苏雷曼
第55届戛纳电影节费比西奖 竞赛单元奖伊利亚·苏雷曼
巴勒斯坦电影。在NYU受过教育Suleiman拍了既第一部长篇《消失文明的编年史》后的第二部作品,《神的介入》比上一部作品更加暴力。影片风格多采用静态镜头,像观察一样看待巴勒斯坦发生的事情,犹太以色列人对巴勒斯坦人的挤兑和羞辱尽显在拿枪支的兵对巴勒斯坦人的两辆车子场景的排挤,当然导演也不是吃素的,虽然现实中逃不过以色列人的控制,但是能在影片里以他自己的想象力有个神圣的像《黑客帝国》的Neo一样把那群霸道的军人驱逐和消灭;和一个李子核就能偶然的炸掉坦克这样的无关联剧情发生。电影里幽默的镜头很多,例如刻意破坏性的扎皮球,和强拆水泥路的恶行。男主角和情人的亲热只限在手上,可见压抑的情感,包括情人出场就可以令愚蠢的以色列兵放下武器而摧毁一处观望台,这无疑是满足了导演对以色列作为入侵者的不满和发泄。
A。【伊利亚·苏雷曼“以色列三部曲”之二】“神的介入:爱与痛的编年史”,相比苏雷曼前作清晰很多,用不输罗得里格兹的超维动作戏,谴责着中东地缘政治局势。前半小时就是不同于罗伊的冷幽默喜剧,你以为的荒诞或许是写实的结果:扔垃圾、让挪车、踢足球、打小蛇等小冲突让人印象深刻,语言似乎无法联系起任何人或事,如那车窗隔绝的机械式招呼与无声咒骂,这一系列冷静克制的生活片段,处处有冲突却也激不起任何水花。而半小时后苏雷曼与女主进入影片(用一颗果核炸毁坦克;用一身魅力刺穿边防界线),从而开启如前作中的那层幻想,这或许是解决现实的唯一渠道。最喜欢:①前半小时所有琐碎生活;②男女主在车内用手代替交合;②喷有亚西尔·阿拉法特的气球。(PS:女主巴勒斯坦拉姆安拉,男主(以色列)耶路撒冷)
2002戛纳评审团奖+费比西,副标题是“爱与痛的编年史”,片尾:“献给我的父亲”。前半段主要在处理各种日常生活中的仇恨与不宽容,后半段则围绕ES与女友,以及以色列军队检查站展开,有很脑洞大开的想象(ES用果核炸了坦克,女友走过检查站就自动崩坏,还有“天降女忍者”那段WTF),绘有阿拉法特的气球真是神来之笔。导演亲自扮演的ES这次干脆一句台词都没有(大概提雅克·塔蒂的都是从这儿来的……),对父亲的怀念很动人。
《必是天堂》导演 2002年旧作,相比《必是天堂》中导演作为巴勒斯坦人的流亡与身份认同,这部电影更聚焦巴以冲突本身,并且试图把日常生活与冲突现状以各种黑色幽默囊括在同一部电影中:日复一日的焦虑暴躁的生活、巴以边检区的荒唐与对立、以及飘荡在空中的醒目却无用的「阿拉法特」头像的红色气球……印象深刻的是男女主每次只能在巴以边境的中立区见面,每次见面就只是安静地坐在车里抚摸对方的手,前面焦虑的节奏衬托出这份爱的静谧却又情欲暗涌。整部电影看似琐碎,却充满战争带来的无常、沉默、荒唐与无力。
阿拉伯视角下的巴以冲突。电影设定里藏了不少梗,男主所在的Nazareth是新约里耶稣的家乡,也是以色列最大的阿拉伯人聚居区;女主所在的Ramallah是巴勒斯坦民权机构(PNA)总部所在地;异国的巴勒斯坦恋人在耶路撒冷郊外的边检站约会,爱情和政治的双重隐喻,邻人之间的暴力暗喻政治危机...
那个。。。现实主义的黑色幽默批判,和过于超现实的情景结合,看上去还是比较奇怪啊。。。巴勒斯坦女忍者和阿拉法特气球这两段容易把人看傻
暴躁粗线条的巴勒斯坦人民 邻里间毫无预兆的争吵和矛盾 等着永远不会来的公车的神秘男子 以及扎破男孩足球的易怒老头 电影的前半极其有趣 后半就开始政治寓言了
非常狠,非常恨。边防站以色列人对巴勒斯坦人的羞辱是现实主义的处理。而男主炸掉以色列坦克、女主化身动作片忍者把以色列人炸成巴勒斯坦??国旗、印有阿拉法特的气球?飞过边界停留在耶路撒冷圆顶清真寺,都是科幻奇幻武侠风格的幻想。男主盯着以色列??老哥,车里传出I put a spell on you~~~
献给父亲的作品。前边有点像日常小品锦集,要是熟悉巴勒斯坦国情应该观感会更好吧。导演像自闭青年一样一句话都不说,眼神呆萌又纯洁,老了在必是天堂里又多了调侃和困惑,有些可可爱爱的时刻想起瓦尔达。还有一些贯穿始终的作者元素 便利贴 镜像动作二人组 墨镜 “put a spell on me”了 真的很上头 。
2019金马影展焦点影人伊利亚·苏雷曼初体验。第一次见用奇异特效表现这种民族争端的强弱对比,太妙了 @2019-11-15 00:19:23
如此苦大仇深的主题之下,全片依然非常可爱。电影中并不存在任何对话,只有无回馈的自言自语与粗暴的各类指令。与此同时,所有人都处在一种笨拙的呆滞感中,繁复地循环执行着单一的机械运动指令。正因如此,一旦从循环指令中脱身出来,各种鲜活的荒唐想象真是妙趣横生。
三部曲之二,苏雷曼全程不发一言的静默状态,偶尔会令人联想到后期的蔡明亮。主线聚于耶路撒冷和拉马垃的过境口,绝望喜剧/滑稽悲剧的那股窒息劲如鲠在喉。生活在此,对爱欲与痛苦的表达都已流于麻木,奇怪的想象力成为跳脱的唯一寄托。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