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网搜索 导航
位置:首页 犯罪片 驴子巴特萨 高清下载
驴子巴特萨[法语]
豆瓣评分:8.3

驴子巴特萨

又名:巴尔塔扎尔的遭遇 / Balthazar

主演:安妮·维亚泽姆斯基,Walter Green,François Lafarge,Philippe Asselin

导演:罗伯特·布列松

地区:法国,瑞典

类型:剧情,犯罪

年代:1966

发布:2017-08-25


  电影史上极其异类的电影。全片的主角竟是一头驴。透过驴的眼睛,冷冷地注视着这个世界。驴在不同人的手中被虐待、被贩卖,最终被杀,透露出来的却是同样的主题。

驴子确实应该是布列松最满意的演员。布列松的指导演员的木偶理论应该算是他对电影中“看”和“听”这两个行为最具体的要求。这么一说德勒兹确实厉害,一本书基本将罗西里尼以来的欧洲现代电影一网打尽,《驴子巴特萨》的驴子是《火山边缘之恋》褒曼所饰演角色的另一重化身,他们只能观看和游荡于这个世界,而无法产生更有效合理的反应。从这个角度来看,《驴子巴特萨》是欧洲现代主义电影的巅峰,布列松彻底将动物最原始的两个动作落实到角色之中。

驴子巴特萨

驴子眼中的人类。巴特萨本身是个悲剧驴生,而眼中的人类不但同样悲惨,且更加不堪,善与恶,美与丑……上帝似乎多数时候都缺位。自始至终,我都同情着巴特萨,希望它有好的结局。我觉得,受生产力局限,人们可以役使动物,但也应该公平地对待动物,尊重动物。巴特萨冷静的眼神,有时是含泪的,让人揪心。想起《黑神驹》了。如同伯格曼的电影一样,布列松的作品也应该是非常小众的,主题关乎宗教,关乎人性,讨论人类的终极话题,而表达起来又相当晦涩,感觉剪辑不顺。我是大众中的一员,不属于小众。

驴子巴特萨

布列松极简的抽离感深化了驴子面对虐待时的木讷,这种任人当做工具使用的木讷也同样在流浪汉阿诺德和女孩玛丽的身上,由忍辱到麻木再到安息,是“圣人“驴子巴特萨与他们同有的过程。

驴子巴特萨

4. 极简主义切割掉无关杂质,加强了影片中心思想的表达。驴子即人类,巴特萨和玛丽形成一组叠影对照,充满了布列松对受枷锁束缚无法掌握命运的劳苦大众的怜悯。

布列松(的天才处理在于)没有呈现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反应镜头,其他影片中的动物可能会转动眼睛或跺跺蹄子,但巴特萨只是走或等,以驴子的视角洞悉一切;他(和小津)凝视并邀请观众凝视,得出关于角色的结论,这是一种“移情”电影,用严苛的风格约束规避控制观众情绪。布列松约束或禁止演员表演,将表演简化为取消了起伏或风格的动作与台词,布列松获得了一种使电影变得动人的纯粹性。我们每个人都是巴特萨,不论我们有何梦想、希望、最佳计划,世界终究以其自己的方式对待我们。

巴特萨目睹了各种各样人与恶之间的关系,有人受制于恶成为作恶的对象,有人受制于恶的引诱而成为作恶的人,有人旁观他人作恶却只能失意无奈,有人不明所以执意作恶。种种作恶在巴特萨默默的目光注视和身体的衬托下,显得尤其为*人*所有。动物的无辜既反衬出独独为人所持有的蓄意,也比照出了另一些人如巴特萨一般在恶面前的无辜、无奈与难有作为。我觉得整部电影尤为神奇发光的是每当巴特萨的目光和舒伯特的配乐出现在作恶现场时,都有一种冷峻但浪漫的气氛被营造出来。事物本性的展现往往都带着某种浪漫的色彩,如果我们接受导演提供的预设,即人的本性体现在与种种恶的纠结之中,那么对恶的展现自然也应带着某种浪漫的色彩。捕捉到这种看待人类的视角并营造出相应的气氛,真是绝妙。

这片子摄影有种神圣的宗教感,其实驴子的视角也就是摄影机的视角,也即是上帝的视角。叙事结构上布列松完全不在意的样子,很多事情就是突如其来的(反正在我这个观众看来),所以我后面就不注重情节只看氛围。巴特萨真的很有灵性,但是我想知道它怎么表演的,这种动物片怎么拍的。

这片子摄影有种神圣的宗教感,其实驴子的视角也就是摄影机的视角,也即是上帝的视角。叙事结构上布列松完全不在意的样子,很多事情就是突如其来的(反正在我这个观众看来),所以我后面就不注重情节只看氛围。巴特萨真的很有灵性,但是我想知道它怎么表演的,这种动物片怎么拍的。

#Zhuli2020# 太喜欢了,就像贯穿始终的那首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电影温和而沉静,用大量的手部脚部特写缓缓道来驴子巴特萨一生的故事。每次镜头扫过巴特萨深邃的、仿佛总是含有泪珠的眼睛都极为动人,恍若悲悯的上帝。它是人类良知最后的底线:我们贪婪、暴力、毫无同理心与责任感,我们甚至可以在舞会砸掉唯一可以自视的镜子来蒙蔽双眼,唯有一只旁观的驴子无声地(无反抗地)记录下这一切——只因为它是“圣人”。它在铜铃声中出生受洗又在铜铃声中离去,唯一不同是周遭由人变成了羊群;贯穿始终的宗教意味非常耐人寻味。最喜欢的瞬间是巴特萨在城市的车流中越走越远的镜头,猛然想起《幸福的拉扎罗》结尾那匹逃离人类世界的狼——在文本意义上,也有圣人降临世间的神似之处。

驴子巴特萨作为人间罪恶的见证者亲身目睹了人性中的黑暗面却无能为力,布列松用驴来影射现实社会中的每个平凡个体,即我们都是对罪恶无所作为的旁观者。并且布列松将整个叙事进行了完全意义上的极简化,人物心理轨迹与情绪递进会被完全省略,镜头见的排列指涉仅保留基础必要的部分,典型的“冲动-影像”。

布列松十级摄魂术,最美的电影之一。完美至极的视线传递和摄影机距离。毫不费力接收到作者慷慨给予的光线、气味和声音。当最终我们与巴特萨一同浸在晨昏线里,只剩下无际的哀伤,而又不禁释怀。

看后越发体会到电影首先是影像和声音剪贴结合实验的艺术,语言只作为辅助。而故事中的人物并不是带着演技面具的演员,更像是与观众一起参与着的旁观者。这也是为什么一个旁观视角的小驴讲出的故事那么吸引人(巴特萨悲悯的眼神太动人了)。看布列松总觉得好虚无啊。美好是是属于过去的、梦境里的;真实生活中只有苦难。得到了尊严、得到了金钱、得到了虚无缥缈的爱,而最终都难逃过死亡,或者说实现目标后的空虚。每个人都只是被目标支配着迷茫地向前走,像被奴役着的巴特萨一样。小驴最后带着货物拥有了想要的自由,可还是要孤独地死去。而布列松甚至都不会给你悲伤评判的间隙,因为这也是无意义的。

网友评论 (0)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