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克国王因为国家发生了革命而被迫跑到美国纽约寻求庇护。刚到美国第二天,他的属下就把他带来的所有财产全部掠走,国王转眼间一无所有了,正在国王失意的时候,他结识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很快答应陪她出席一个晚宴,可国王没有想到,眼前的姑娘其实是一个著名的电视主持人,而他,马上成为了一个“广告明星”……
其实相比《舞台春秋》,我更喜欢这部《纽约之王》,以一个可笑国王的视角来解剖美国,也是卓别林自己的内心写照——他自然是又爱又恨的。前者像是卓别林给自己的挽歌,与基顿同台的意义大于内容,后者则是卓别林对自己的戏谑和复盘,默剧的表演也是真正让人感受到早年卓氏喜剧的快乐,而非《舞台春秋》中那般别扭。
卓别林最后担当主演的影片,意外的很有意思。一个避难国王逃到纽约,片名直译为《一个国王在纽约》更合适。前半笑料更集中些,与广告女郎的邂逅,讽刺电视传媒业的无孔不入和传播热点的不合常理;影院里的三段预告片也在讽刺B级片的各种下限胡闹。后半段突出一个满嘴各种「主义」思想的孩子,向麦卡锡主义开火,借孩子之口说出卓别林自己的观点。PS:那个孩子恰恰还是卓别林的儿子扮演。
今天刚讲卓别林碰巧就看了这部卓别林主演的最后一部影片。有喜剧的片段。但更多的是对美国商业模式和政权的讽刺和对自己与共产党无关的声明。在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怀疑与共产党有关而被无情的驱赶除美国,卓别林的内心有遗憾,埋怨,委屈甚至是愤恨。
卓别林始终尖锐的批判让他成为最伟大的电影人之一。对陈词滥调的类型片(笑翻)、电视(电视机置于书架中)、娱乐至上(疯狂的纽约)、广告、整形手术都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对麦卡锡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卓别林之子的最后一滴泪令人动容。另:感叹大师确实年华不再,他终成为默剧表演的看客。
本片是1952年卓别林从美国流放后在欧洲制作的,直到1972年才在美国上映。对麦卡锡时代的反共迫害和即将来临的消费主义进行了讽刺,也成为关于美国20世纪普通生活的引人入胜的研究。
卓别林导演的最后一部黑白电影,也是其主演的最后一部电影——标致着卓别林时代的终结。在经历美国麦卡锡时期的迫害,被取消自由来往许可后的作品,从中可见卓别林本人对美国体制的批判,甚至用戏谑而挑衅的喜剧色彩向他们喷水,当然还有对当时电影现状的部分讽刺。他亲自进行哈姆雷特的表演太过精妙,是对萤幕进行大吼;他亲自与那位历史神童对戏,也巧用其口进行表达。PS:这部卓别林部分镜头能看出为什么找唐尼出演其传记了!
卓别林的作品里比较不喜欢的一部。前半部分是对美国电视及广告行业进行讽刺,后半部分则借天才小男孩(生活中卓别林的儿子)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
卓别林的作品很多多少反应时下政治社会变化的情况,此部作品甚至有一些的“冷战”色彩在其中,片中多次提到对核能资源与原子弹。更多的是对“政治”的一种存在与反思,权利的极度扩大化及暴力的加剧,也对曾经的“麦卡锡主义”有了一点的暗示。同时纽约嘈杂的环境也从中感受到卓别林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这个世界从未安静下来”。影片中讲述了一个失落的国王在美国纽约被不断利用且因为美国社会的资本欲望一步一步失去了其国王的尊严,一个在资本消费的时代下,如同《楚门的世界》中被社会媒体所玩弄套路的国王,在一个资本的世界里国王的荣耀只是如同一个明星一样有“流量”罢了。正如片中管家所说“我们活在一个这么歇斯底里的国家里,都被您所理想的乌托邦社会论调吓坏了”。最终却依旧感受到了电影的主题,即使我们在一个如此的社会下,依然需要希望。
滑动门这几期卓别林电影中最喜欢的一部。无论是卓别林,管家,还是女主角,以及那个孩子,表现的都是那么可爱。这部电影可以作为了解50年代美国社会的窗口,有让人捧腹的片段,也有最为辛辣的讽刺,中间充满了幽默和睿智。麦卡锡主义、商业文化,以及当时的各种电影类型,都成为卓别林嘲讽的对象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卓别林这部电影就为时事而拍。片中卓别林与小朋友(从演员表看,小孩叫“迈克·卓别林”)对话是精华。多年之后,人们对于美国那段荒唐历史已没兴趣提起,但卓别林的电影一直有人观看。01:40:08,中英法音轨,中文简繁、英法西葡字幕,mkv,981.2MB。中文配音大概有删节,不过也不影响了
#法罗岛FIFF14nbcs#年老的卓别林还是又幽默又帅,风度丝毫不减。其实是一部很好的电影,讽刺了当时美国有点癫狂,广告经济,麦卡锡主义,教化对孩子的改变等社会多面。卓别林一直表现出得体的皇室优雅,最后的把手指套进水喉的小顽皮又真的引得人开怀大笑。活泼有思考,不可多得的不错电影。
个人觉得片名叫一个国王在纽约可能更贴切一点。整部电影都充满讽刺,整容的笑料真的很超前。片中两个喜剧演员的现场表演有点儿他早期的表演风格,其中一人的圆顶礼帽格外显眼。旋转门道具的使用直接让我想到了《疗养》。最后,感概一下,这个年纪的查理也还是很好看。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