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一个酗酒的穷阿伯,由早上开始头痛心口痛, 多次call救护车,却遇上这天发生大车祸,医院应接不暇,搬出种种藉口拒收。好心的救护员陪着他走遍四家医院,眼看他病情每况愈下,却苦无力相救。
上救护车,送院,做检查,转院(转了接近四间)到最后入了手术室。有点像新闻透视式的描述,拍得写实
容易被忽略的一部佳作,首先貌不惊人,第二有点长(153分钟),题材很平凡,节奏不慌不忙,但是非常精彩。相信每个生活在城市中、每个跟医疗制度拉上乾系的人看完都会有共鸣,因为讲的是一个人需要急救进医院,却因各种各样的理由被置之门外。丰富的细节令影片异常有分量。这样的影片在商业片世界上非常难见
全世界的急症室是否会有同样情况发生?片中无一坏人,每人都努力应付眼前的工作,但最后结局却叫人唏嘘。影片获去年康城影展某种观点大奖(Prix Un Certain Regard)。
罗马尼亚电影总有着类同的特征,而那些连绵摇晃的长镜头,也总是指向这样一个让人心忧却没有欢喜的国度。如果说,人类的悲观不能相通,那么《无医可靠》要讲的,是你的落后,就是你的原罪。大多数电影往往用故事吞吐一口呼吸,但这些冷冽的罗马尼亚电影,却总是言及呼吸结束后的窒息。它们总是消灭那些复杂的隐喻,告诉我们,电影不仅的确在反映生活,而且可能依旧在学习它的残酷。
步入老年社会的悲哀,子女在外无法照顾,老伴去世,自己一个人在家无节制的喝酒,病了在120急救车上被数家医院拒绝,一晚上在去各家医院的路上……用最写实的方式叙述老年人无医可靠的尴尬局面
生长在我朝的我们一定可以在[无医可靠]里体味到自己熟悉的味道。这出罗马尼亚医疗剧里的每个人都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但最终依然不能拯救生命,这正是体制出问题的首要标志。每个人都不是坏人,却也没有一个是英雄。影片注重表现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话语流,却也无法在掩盖自然主义倾向后面那浓浓的设计感。
绝望到《无医可靠》的罗马尼亚社会简直就像中国的翻版。不仅在教育问题上相似,就连医患关系也几近类同。纪实风格的手持摄影令它所记录的时间堪比《两天一夜》还漫长。但无论是叙述时间还是它的真实时间都被无形且无情的消耗了。医生与患者再也无法建立起对话来,因为钟摆早就呆滞在无尽的指责和埋怨中。
电影所传递的信息比一些人所认为的更为复杂,不仅是对罗马尼亚医疗体系的严厉控诉,这更像是对人类行为的研究。有那么一刻,我已忘记是在观看电影,仿佛亲身经历一样。
以类似纪录片的形式拍的空巢独居老人就医记,表现了罗马尼亚医疗系统的资源紧缺从业人员素质等各种问题,意义是有的,作为电影看观感并不好
罗马尼亚新浪潮的发轫之作,比我想象中的好,虽然片子长,但是不闷,纪录片风格,手持摄影,全程自然光,杀死人的不是疾病,而是社会制度。
罗马尼亚新浪潮的山头之作 故事极其简单,没有要表达什么。 手持摄影跟全程,像是个单人跟拍记录片。电影时间跟真实时间的比例很接近
毫无任何炫技的手持长镜头,讲述一个丝毫没有趣味的故事。求医的过程异常坎坷,躺在病床的躯体异常冷清。整个罗马尼亚社会市民生活的缩影暴露在这个冰冷的夜晚里。
孤寡老人的就医之旅,伪纪录片拍摄,电影时间基本吻合现实时间,贵在真实。可惜影片反应的只是罗马尼亚的医疗系统,要是我们也拍个自己,估计要甩这部电影十八条街。在中国,医疗系统还缺故事吗?
罗马尼亚新浪潮的起点之作,好吧,其实就这个名头唬人而已,无论技术上还是题材上05年以前早就不新鲜了,历史地位远大于真实观赏度。权责分离,讽刺制度,人无错,制度其实也没有错,因为世间是不可能没有矛盾的。可以属于道德困境的一类片子
等效时间更接近一天之内几场直播的拼接,因此并非一种随意的常态,而更接近多组精心选好的最佳时段,很难以此得出罗马尼亚日常景象的结论。倒还蛮喜欢主角的选角,全身尤其脸部肿胀像是随时都要裂开。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