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天堂在哪里?通过赫尔佐格的镜头,那就是巴赫塔,位于俄罗斯北部叶尼塞河畔的一个村庄,他与导演德米特里.瓦萨科夫捕捉了当地人的生活,砍伐树木,建造渔船,捕鱼,收货食物,漫长的冬季和四季,加上他们分享的观点。
纪录片中西伯利亚村落人的生活可以说是“落后”的,以《快乐的人们》命名,我可以想到的唯有导演对当今社会过度交换、过度消费、与自然之割裂(对应村落人自己自足、与动物共处、坚毅个性)的一种抵制。“快乐”是赫尔佐格心中的“快乐”,并非巴赫塔人的快乐。这种生活方式如今还可以存活下来,是村民的选择。不过片中也提了,他们连收音机都没有,这种选择是主动还是被迫不得而知。
很好的一部纪录片。远离喧闹的城市,近乎于原始的地方生活着快乐的人。他们的快乐应该是因为没有功利,付出就会有收获,生活简单纯粹,心灵洁净就会快乐。向往的生活!
在那片针叶林里,我们看不到现代生活的轨迹。看到的是自然的馈赠,是人与人,人与狗儿的温暖,是猎人对乡土自然的纯洁热爱。影片以四季为主线,也让我想到了这也正是他们的人生。四季流转,平凡且快乐!
看到20%看不下去了,可能某些角度是快乐的,可我看不得老砍树设陷阱啥的?而且我不觉得幸福,一个人住在荒郊野岭,真的很孤独很无助,生存不能让自己倒下,不是我三观能接受的纪录片,撤退了。
叶尼塞河畔的四季生活,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冬天,美丽的冰雪世界中埋藏着神圣的生存哲学,猎人与狗,点缀了严寒旷美的冰河,孤独与自由同行,忠诚的猎犬,淳朴的猎人,温暖与寒冬永不冰结,这样沉寂的自然,辛勤与坚守…人和人的生活之间的天壤之别,现代文明辐射下的人类渴望返璞归真,自然中的人面临着自然和物质的双重斗争…快乐和自由从来只是一种选择方式,也是一种取舍。
与自然几乎完全割裂的我看每个片段都觉得新颖。笑死了,说斯大林的俄语不太好,原来大河化冰这么壮观,夏天蚊子多到窒息,现代版的猎人笔记。坐上独木舟前往针叶林,那瞬间真是地球上最快乐的人。
不觉得是向往返璞归真的主题,我觉得导演的镜头下没有那么多情绪。猎人代表的就是自然的法则,生存是人类最根本的信仰:节气、昼日…我们是自然的一环,渺小的活着。政客、商业…他们改变自然的法则,让我们不用付出那么多身体的努力,心里却有更沉重的枷锁,就像政客来路演,他一切的演说在这个小镇不会有波澜,这是一群在自然框架里的人类,他们的信仰是生存本身。
~/10.由《奥伯豪森宣言》的一纸成书,至《阿基尔》的自由野性,再到此部的北极之景,不需公路程式,不重女性关怀也没有惊世骇俗,他于间续中追随野性、重返自然,保持影像的纪录本性,这就是赫尔佐格。西伯利亚的寒冷孤寂没有阻断生存的散播,苍茫冰雪孕育着世界顶峰的勇者,其与自然抗争,也以自然为伴。在叶尼塞河的丰沛滋养下成长的猎人们,与自然流转之余,诞出空旷纯净中的存在哲学,他们最贴近自然的粗犷本真,却也揉入生存之道的细腻温存。全然的融入自然,静谧的回味旷野,佐以旁白深沉、配乐旷远,无欲无求的人类,无可比拟的风光。极北,极美。
在西伯利亚中部的村庄里,人们的生活淳朴自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生活在大自然里,生活在四季里。虽然我们可能会觉得他们生活的环境很艰苦,但是他们的生活更为贴近自然,更为纯粹。
这种人和动物和自然生存的样子就好像是在前现代的时代。我看的时候觉得好感人啊,但是又说不清到底是艰辛还是寂寞还是智慧还是快乐。就一边看着想哭又一边佩服这种坚韧自得和勇敢。看的时候就像憋着一口气,看完就觉得人特别特别渺小又有星星点点的伟大。会让我想起黑泽明的德尔苏·乌扎拉,又会想起彼得罗夫的老人与海。
看了纪录片,被春季叶尼塞河上的融冰声势浩荡地涌向北冰洋的架势给震撼到,突然明白一本书里曾经形容西伯利亚的春天是“滚”来的,觉得它也当得起一个“滚”字。
2020-10-1@腾讯视频 有些言过其实,没有想象那么好。过于平铺直叙,缺乏高潮和转折。但是作为一个了解当地人生活状态的纪录片,倒是不错的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