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片记录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英伦摇滚的峥嵘岁月,从早期的探索到成熟鼎盛时期以及后来的下坡路,重现了一个时代的英伦摇滚起起伏伏。片中的受访者几乎涵盖了全部当时主流英伦摇滚的核心人物(成员)。透过这些历史亲历者和创造者的自述,结合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为观众揭开了神秘英伦摇滚背后的一幕幕真相。
虽然其实重点是在说blur和oasis这两个band,可是,里面的歌真是好听啊好听啊好听。suede也算小露了个脸。片子让我想起《天鹅绒金矿“,真的非常的英伦摇滚啊!
围绕绿洲和污点两只乐队记录八九十年代下的英伦摇滚。 私心想看到电台司令乐队的采访,《No surprises》出现的时候眼前一亮。
Politic and music. 工党上台之前英伦摇滚再一春,看似同盟的工党上台之后却......blur主唱看的清,一旦迈入,就要被告知滚开。(紧张的中产阶级话语氛围造就摇滚音乐,看似民间的话语占据主导了却把摇滚拉下神坛)
Oasis成分太多了吧,该片似乎并不愿把radiohead放在brit POP范围里。 喜欢那句评论:英伦摇滚在一群屁孩脑残欢语中结束了它的时代。 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英伦摇滚的浮沉。“Robbie Williams making music kind of like Oasis,so once he was doing it,you knew it was over,that was the moment it was finished.”离不开政治。
难得有电影让我看的难受成这样,还是在我对纪录片的主题兴趣非常浓厚的情况下。整个叙述非常之松散,根本只是一堆摇滚明星和制作人说的话剪到一起,用于连接这些的背景陈述是缺位的,偶尔的新闻也是蒙太奇匆匆带过,尤其是oasis和blur的争端,几乎是语焉不详。/这种脱离旁白的处理并没有使纪录片变得更客观,倒是像导演的呓语,或是老年痴呆症患者在回忆英伦摇滚辉煌。/这纪录片让我不得不打开弹幕看,虽然女粉一直在对damon albarn和gallagher兄弟发情,但她们在叙述这方面,可比这弱智导演有责任感多了。而且我居然偶尔还能跟弹幕发情有共鸣,因为除了这些摇滚明星的个人魅力,这破纪录片根本毫无看点。
看标题就知道谁是主场了,你懂我意思吧(),那一场粥糊英伦之争真的好伤牙爹,诺有缸说话一如既往欠揍。结尾的载歌载舞适当的冲淡了一个时代终结的伤感,甚至讽刺味十足,看乐了。
1.没看完。粉丝向电影,我也没有那么粉丝,谈到的乐队都认不全,更别说乐队成员了。但是身边听英伦的女孩子很喜欢聊Noel和Liam的样子。2.Noel穿工装衬衫破洞牛仔裤坐在那么古典端庄的沙发上,两句一个Fuck,不愧是你们呢。还有好像英伦腔读Fuck的时候鼻音重嘴巴开的小,听起来像Ferk之流,怪娘炮的(我以后也要这样读)。3.插曲都有认真听,最后只收藏了一手Live Forever。那这歌名做本片片名很是契合。Brit PoP在rise and fall,主旋律仍是向前推进,Live Forever。
哈哈哈太有意思的纪录片了。制作方与受访人物之间并非单纯的Q&A的顺列排放,而是有组织性地把戏剧冲突微妙地并置在一起,从这一点来说,影片团队定是相当熟稔于British Pop的九十年代恩怨史,才能制造出这种“老友打趣”的效果。撒切尔的保守主义时代基本上是被90年代的英伦音乐人群起而攻之的,然而之后布莱尔的新工党却也不得讨好,估计还是艺术一旦与政治(尤其是某种党性)接了边,就不免陷入辩解与自我辩解的泥沼中了。不过最绝的还是本片取名为Live Forever,既是一种时代致敬,也是一种友好且无奈的反讽:当90年代的英伦乐队遭遇新千年偶像团体的冲击,流行文化至此就改旗易帜了。而那些曾经嘶吼着迷惘着的乐者们,面对如今小年轻们的唱跳,除了狠狠吐糟“那些真是垃圾”,也只得继续迷惘不解着了......
大概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的,用几个比较代表性的乐队构成大概的脉络。能够清楚了解背景和一些乐队的发展。而且剪辑也很有摇滚的感觉
其实我就是来看看帅哥的哈哈哈!这帮搞摇滚的怎么这么有型? 真正好的作品是能够感知到时代的脉搏的。 后面有缸学唱跳也太好笑了。
英国九十年代到处是漂亮的玩摇滚的小伙子们。绿洲兄弟的采访,两个人都坐在滑稽的椅子上,翘着滑稽的二郎腿,满脸玩世不恭的样子太可爱了!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