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向往西藏?那里有什么?那里的人们过着怎样生活?
2013年8月,10个人,8台MINI,5条线,7万公里,从川藏线、青藏线、新藏线、滇藏线、喜马拉雅线,我们进藏去。酝酿几代人的西藏情结,超过半年的制作周期,五组人马历时1个月的现场拍摄,《城市微旅行》原班制作团队用最真诚的态度呈现最纯粹、最简单、你可能从未见过的西藏。
看得见银河的壮丽星空、将肉身奉献给鹰鹫的天葬仪式、整整7天用细沙修筑又在一瞬毁掉的密宗坛城制作……抛开那些熟知的西藏符号,我们记录更真实的自然、民俗和宗教,探寻这片神秘的土地中人们所未知的生活方式;同时,我们也关注扎根在这里的人:乡道边禁语30年的闭关僧人,孤独宁静的藏王墓守墓僧人,大山里生产欧洲奢侈品牌定制牦牛绒围巾的美藏混血,用最至诚的方式一路磕长头到拉萨的朝圣者……
大美的风光,奇异的民俗,简单的生活,虔诚的信仰……或是其他,为什么《进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很多没有去过西藏的人想进藏,进藏以后难受了很多天,等熬过来了,回去的时间也到了,到家后很多人还想再去,这似乎成了一个定律。那么多的穷山恶水,那么多危机四伏的道路,那些缺氧的痛苦,那些彻夜不眠,都无法阻止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走进西藏。进藏的收获不是大美的风光,不是奇异的民俗,不是缺氧的感受,而是我们的意志又磨出了一层茧,我们还能继续扛。大家在不断的进藏中变得更独立、更果断、更坚韧、更乐观,这才是进藏的意义。”(借用片中旁白)
深夜看纪录片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很幸运能看到这样的单集纪录片,无论是文案还是BGM都非常震撼。每位挑战自己坚持苦难和孤独的人都值得尊敬。记忆深刻的是新藏线有提到建设兵团修路烈士的故事,这个在有关西藏的纪录片里弥足珍贵。全片包括了坚持,宗教,自然等诸多元素~
影片结尾最后关于佛法的理解不彻底,不准确。但光是说一路开车进藏直到珠穆朗玛峰就是一件让人热血沸腾的事情。无数个平凡人做着平凡的事情无一阐述着自己对信仰的忠诚。影片对于他们的解读过于肤浅,不深刻。对于一个纪录片来说不够好,更像一个宣传片。
西藏的风光片比比皆是,无论雪山还是坛城。而一旦有了故事,这趟旅程及所见所闻便有了不同的生命力,那是外边人进藏的追寻,和藏地人根植于信仰的专注。正如结尾朴实而精准的总结那样,佛教和其他宗教比如基督教的一个极大区别就是,人可以成佛,但人不能成神。
在西藏旅游途中看的,就纪录片本身而言还是挺好的。不过当一个地方被赋予了厚重的人文乃至宗教含义,就多了仪式感和朝圣意味,至于高原美景并不足以弥补剧烈高反所带来的身心折磨。对于自然环境如此恶劣的西藏,只有固守宗教传统才是其吸引游客探秘的最佳名片。
素材琐碎,作为纪录片脉落不够清晰,但是喜欢众多琐碎中的纯粹感:30年禁语足不出户的闭关僧人,藏墓、天葬台和石城守护者,制香人,坛城和壁画绘制者。或许是另一种匠人精神,或许“活着本来单纯”。配乐加分!遗憾没有更多关于岗仁波齐的段落,真希望有一天能和海宝儿一起进藏啊。
作为纪录片设计感过于重,精致有余少力度。当成藏地旅行和汽车广告片则还算不错,来生、苦难、践行,这样的主题总适合一次长途旅行。但这些并不是西藏的全部。
//导演一家三代四口人的进藏自驾游。天葬台、印经院、坛城、禁言几十年的僧人、刻玛尼石和守藏王墓的老人、朝圣的藏民,都是给人深刻印象的藏传佛教元素。总有一天我会骑遍进藏的四条路线。希望今年能有机会完成川藏线。
[2020#17部] 非常非常棒的纪录片,镜头和配乐都很美!我一点都不介意这是个广告纪录片,如果植入能让更多这样的纪录片出现真的不亏!
广告的出现降低观感,但是也只有靠资本扶持才能有更好的设备和条件拍出更美更精细清晰的画面,让进藏精神得以留存传播,一切为了大家更好的来世。就算只为听某首配乐来看的人也一定不会失望。
仅仅只是对西藏的表面瞥了一眼,没有把西藏的灵性拍出来,支撑起来整个片子的是那些旅游标签,就像是多个户外俱乐部联合起来忽悠导演似的,幼稚的解说词充满了尴尬得令人脚趾抓地的鸡汤,嗯..西藏朝圣净化的圆梦之旅应该要破灭了
他们总把生死挂在嘴边 是害怕死去还是期待重生 “好命”又是怎样的定义 我们活成了生活的旁观者 坦然接受苦难的馈赠 this is life 我们还在为这辈子困扰 人家却已经为下辈子努力了---《进藏》感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