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變態者意識形態指南》是由斯洛文尼亞的哲學家、拉康精神分析專家斯拉沃熱‧齊澤克編寫劇本及主演、由蘇菲‧費因斯(Sophie Fiennes)執導。如齊澤克的另一部《變態者電影指南》一樣,它透過穿梭於著名的電影場景之間來勾勒出一個理解藝術和世界的精神分析理論框架,是某種意義下一部「紀錄片」。
不愧是你齐泽克,好一个“no thought”,一上来就用《极度空间》的方式自我意识形态解码,结尾的彩蛋也很皮。清晰易懂,比《变态者电影指南》精彩。
齐泽克献身出演经典名片,挖掘隐藏在影像背后的精神政治面貌,比《变态者观影指南》更有逻辑调理,将电影延伸至精神学社会学哲学,齐泽克的阐释超出了一般电影的解读方向。相对于从电影本体论出发的解读,从“他者”的介入的也不妨为一种有趣的尝试,更何况,电影早已不在纯粹。
比《电影指南》要好,老齐讲政治还是比讲文艺有条理得多,几部电影贯穿了左运、谎言、官僚主义、消费主义、晚期资本主义迷思、个人崇拜、梦想和个人超越、基督教伦理和无神论,最后落脚于现实中的占领华尔街和阿拉伯之春。齐泽克的很多观点和我暗合,非常过瘾。
在2012年科普了现在网上仍流行的一些关于意识形态的观点,如“在所谓的后现代社会,享乐变成了一种奇怪而变态的必须履行的责任。” “犬儒式意识形态以这样的模式运行:‘我非常清楚我在做什么。但我仍然在做。’” “占领消费主义的制高点,走进星巴克会看到店内贴着海报宣传消费者消费中一部分钱会被捐给慈善和环保,从而消解消费者对消费行为的良心上的不安。” “人民对集权主义领袖来说不是具体的实际存在的个人,而是某种想象的理想化的参考依据,是当权者为了‘Big Others’(如必然历史进程)可以轻易抛弃的。” “平等的共产社会从来没有实现,徘徊在旧梦中的激进左派还在等待着革命主体的最终觉醒。” “一场社会动乱的实际结果也只是一种消费主义化的日常生活,这种过剩的能量不仅留存在现实中,还萦绕在我们的梦里等待着被救赎。”……
以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中的“自在自为”理论来说,首先意识形态不是高高在上的观念或信条,而是直接镶嵌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之中的各种规则,意识形态不仅仅是“虚假意识”及对现实的幻觉性再现,相反,它就是已经被设想为意识形态性的现实本身。
还是熟悉的配方,看这个让我觉得自己又在听我导师的课了?……说实话,有时候我觉得不管引不引入拉康,左翼理论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已经多次到达了相同的终点,巴特和阿尔都塞都早早为这种批评方式铺好了路。或许真正的问题就如齐泽克所说:我们很容易想象一种毁灭性的灾难,却很难再设想任何一种乌托邦的可能性。阿尔都塞指出所有被破除的意识形态都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我们永远都生活在意识形态之中,相当悲观;我想唯有在多次回旋的批判之中造成一种悬置,人们唯有悬置于意识形态被破除的惊骇时刻,才能避免滑向另一种意识形态;而这种悬置必定在等待一种可能性的出现。
真棒啊,很喜欢最后的小彩蛋,“世界上所有坚冰都无法扼杀自由的思想” 改变了很多我关于意识形态的看法:人无法离开意识形态生活,同时也在尽力摆脱它
意识形态是空的容器,意识形态有前置性。它不是强加在我们身上而是我们自发形成的与世界联系。世界上所有的冰,都无法阻止真正的思想。两年前看不进去,现在能看出点门道了,感觉还需要再看一次。
讲的很透彻,从个体对于大他者的依赖到革命之梦的幻灭与展望,从历史的极端意识形态的溯源与深思,到对当下消费主义的运转与考量。意识形态到底是一种牢笼,还是我们对其的认识本身就是极为局限的?“世界上所有的冰,都无法阻止真正的思想。”与其止步于对各意识形态的盲目反抗与遵从,不如从个体的角度进行改变,不只是用改造现实来适应梦想,同时也要改变做梦的方式。场景转换与衔接做得很好,是上乘的纪录片。
齐泽克有三宝,拉康、马克思与黑格尔,用通俗文化(剧透了这么多电影!)来解释艰深的概念,确实好懂很多,但即使能理解意识形态的运作机制,主体也没法完成对它的超越,常是在脑中把它的意义消解,但在行动中却一点不敢逾越,所以我们多是犬儒地顺从,戏谑地看待,也正如齐泽克所说,欲望的抵达是可怕的、无聊的,意识形态的反动是一个神话(在还没有更好的替换品之前),街头运动是过剩欲望的释放,适度无用/被控制的消费主义也是幸福的,所以享受意识形态,享受这个梦。
很感激教授点出了我们是多么容易和习惯受社会默认的意识形态影响,结果就是被操控和失去自我。有一种类似被佛点醒的感觉,或者是把潜意识意识化?
我们需要大他者,来让自己祷告和得到宽慰。需要区分两种梦想,真正的梦想和消费主义制造出来的梦想。关于革命,也说很多。犬儒主义的意识形态,我们知道这件事是什么,但我们依旧在做。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