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利文是好莱坞以喜剧走红的年轻导演电影(乔尔·麦克雷 Joel McCrea 饰),但他不满现状,想将下个作品拍成反映社会底层困境的严肃题材。为了体验底层生活,他打扮成身无分文的流浪汉深入民间,但无论他怎么尝试,最后总是又回到了好莱坞。后来他遇到一个事业失败的女演员(维罗妮卡·莱克 Veronica Lake 饰),让她上车搭了一程,却被误认作小偷送入了警察局。释放之后,苏利文听从女孩的建议,和她结伴一起流浪。这次,他真的成为流浪汉,吃剩饭,睡收容所。最终,苏利文觉得体验足够想要离开收容所时,却被贪婪的流浪汉击晕。一个被火车压死的小偷被误认是苏利文,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与此同时,苏利文醒来之后失忆了,混乱之中打死一个工人,被判入劳改所6年。他在狱中感受到笑声对他的重要性,当他恢复记忆后,他逐渐认识到喜剧能够带给穷人更多。但是,苏利文遇到了问题,他不能说服任何人他就是苏利文,他该怎么恢复自己的身份?
对好莱坞制片体系本身的指涉,关于现实与造梦之间的犹豫,让制片人展开了一场体验生活的旅行,结果引出一系列奇遇,直接调侃刘导太坏了。话说看之前因为海报我一直以为苏利文是维罗妮卡·莱克,她的发型确实独树一帜,虽然老让我想到金毛之类的……
最后半个小时把这个电影提升了太多,主人公真的体验了一把贫民劳工的凄惨生活,而不是文艺工作者的矫情了。看来那个时期美国的贫困问题还是很严重的,这种题材比较多。
①老司机带带我,小鬼飙车带你飞②胖寡妇家的遗像表情发生了变化,哈哈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式的蜻蜓点水体验不到生活,成为群众即可④黑人牧师的音色浑厚迷人⑤迪斯尼动画片在美国传播久矣⑥本片上映于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在即,但从影片色彩来看美国国内依然一派岁月静好,吃着火锅唱着歌,看着电影听着曲,门罗主义之影响可见一斑,罗斯福总统的珍珠港苦肉计也许并非无稽之谈
苏利文被抢劫前的情节占用了太长时间,也有一定重复性,台词太满,整体来说喜剧的部分做得比较一般,不是很好笑。但是很喜欢苏利文服刑的那一段,是对前面“体验苦难”最好的讽刺,对于有路可退的“体验者”人群非常有代表性。结尾对喜剧创作发心的思考也很深刻。
阅读《故事》第四遍收获: 什么是真正的选择? 感情和情感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情感符合“回报递减定理”? 电影感情(基调)是由什么决定的? 如何在电影里表达情感? 世界上只有两种情感? 想象力和逻辑哪一个重要? 伏笔和分晓该如何用? 如果你真的忍不住自我表达的话,你应该如何通过故事表达自我? 为什么每一个场景,每一个序列,每一个幕都要转折?差别在于轻重不同。 《苏利文的旅行》这部电影是如何体现伏笔和分晓的? 《销魂三人组》这部电影是如果处理高潮处的选择的? 接下来就是大量的作业了, 我需要研究几十部电影的结尾,看看他们是如何处理选择的。 我需要研究以后我看的每一部电影,看看他们是如何处理幕节奏的。 我需要研究那些我感兴趣的电影,看看他们是如何处理伏笔和分晓的。
苏利文以为苦难片才是电影,但是就如同他人所说,穷人日子已经够苦,不希望在看到悲剧电影,而富人是不希望看到悲剧。作为一个啥都不缺的人要去体会人间疾苦,只能说是一个没有体会过什么叫苦。当苏利文在流浪汉中感受他们看动画的笑声才明白,穷人的生活已经够严肃了,生活需要快乐
《故事》他们只在乎电影中的穷人,不在乎现实中的穷人。苏利文到最后终于明白了自己拍商业电影的价值,他们需要欢乐,而他又擅长与此。
其实电影本身一点也不精彩,剧情转变什么的都很无聊,但作为过去的电影有很多一样,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好莱坞在美国霸权之前自己给自己所设的立场以及后续红色恐怖和红色宣传实际上的可能性,同时这显然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的电影,但是他的自我意识非常之浅,虽然他确实解释了为什么这个电影里有金发女郎,但是好莱坞和lower class两方面的结合还是很有限。大多数笑点来自于slapstick,开头非常好但是后续太过于说教与不真实,没有另一部电影好看,但我也没认真看一直在睡觉,没有注意到后来非常好的镜头,都是比较conventional了,最特别的就只是lower class的生活拍摄了吧
影片开篇便用一次疯狂的餐车追逐小孩战车的大戏明确了喜剧路线,默片的滑稽处理让苏利文的苦难之旅显得毫无诚意,再加上一位同样外行的金发美女,苦难快要等同于浪漫了,于是剧本斩断了后援,但有一丝苦难意味的时候,又让米老鼠拉回了喜剧正轨。
号称是教育社会如何解决其缺点的商业电影肯定都是虚伪的。因为,除了极少数特例之外,大多数电影制作者,就像苏利文一样,只对电影中的穷人感兴趣,对实际生活中受苦受难的穷人却不闻不问。
影片中的喜剧桥段在现在看来不免有些过时了。在剧情设置上,女主的动机缺乏说服力,而中后段穷人偷钱因为愚蠢被火车撞死的情节安排太过刻意。且影片中将穷人生活作为一种奇观展现,本身就充满了精英视角的傲慢。苏利文这个角色的设置是为了揶揄弗兰克·卡普拉,但本片在格局和表达上和卡普拉差得太多了。
神经喜剧的强弩之末。知识分子看世界,总是隔着一层名为“虚假的博爱”的纱,永远抛不下的严肃基因让普雷斯顿的神经喜剧难有畅快感。而所谓神经喜剧,不过是在high comedy与low comedy之间徘徊不定,奢望着双重的赞美,是喜剧这类电影眼睛人(Kinok)在油嘴滑舌之余向打闹喜剧的返祖。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