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一年
寻觅30多个美食故事
在借鉴《舌尖上的中国》的基础上,宋璋提出围绕“一江”、“一山”、“一城”的主旨来创作《味道中山》,他解释,中山人喝的是西江水,地处五桂山,且中山这座城市有着独特的侨乡文化,有着明显的中外融合和南北融合,这些都是拍摄中山美食的依据。
经过将近一年的走访、拍摄和后期制作,整个创作团队找寻了30多个具有中山本土特色的美食并深挖其背后的文化故事,最终以《捕捞美味》、《山林食谱》、《诱惑早餐》、《季节味道》、《天地农家》、《鱼米之乡》六个分主题制作了《味道中山》这部纪录片。“在拍摄时,我们要等花开,等结果,等捕捞季节……”宋璋表示,因为广东人强调不时不食,因此在拍摄时,“等待”是司空见惯的。
绯红色的荼薇花酒、碧绿色的苏家祠通菜、韧性十足的栾樨饼、肥美的黄圃腊味……昨天下午,记者看到了本部纪录片其中一集《季节味道》,该集以一年四季为时间轴,介绍了中山不同镇区的居民制作的时令美食。记者注意到,《味道中山》关注的焦点是百姓真实的生活和没加渲染的普通故事,让观众通过镜头的语言了解中山的乡野以及蕴藏在美食背后的家庭、文化故事。
据悉,这部纪录片在去年10月在中山电视公共频道首播后反响热烈,目前,创作团队正在筹划拍摄第二季,并将与珠三角多地电视台联动拍摄,目的是希望让纪录片的视野更广阔,不仅着眼于中山的本土美食,还将把目光聚焦在岭南的味道上。
山寨《舌尖上的中国》,比较官方,跟一般电视台做的科教纪录片差不多,不怎么接地气。编剧、导演想要介绍的菜品挺多,可惜每一样都是浮皮潦草、语焉不详。
看的口水直流,这么多好像只吃过脆鲩鱼,印象最深的就是口感爽脆,味道那叫一个鲜,作为吃惯了重口味的东北人这绝对是一次很新鲜的尝试 … 其他的也都好想试试,烧鹅 … 简直了
旁白过于煽情的调调~因为中山是侨乡城市。有一半都不是中山本土的美食,看过后感觉中山没有很多特色美食~另外每样美食都讲得很快,让人觉得没啥印象深刻。
岭南文化也是南方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中的美食文化也是我这个北方人很少见到的,中山及其附近的美食似乎能代表岭南地区整体的特色美食。虽然从美食的食材、吃法上讲,以中山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文化的璀璨群星之一,但是其背后的道理与人文,比如“不时不食”“追求本味”等,是全中国所共通的。
好好地了解了一番中山的美食,见到了很多没见过的食物,也让我发现,中山人凡是吃个什么,都必须要找个理由,什么清热解毒、祛湿、消肿止痛等等等等。不信这些的我只能默默想:好好吃饭,想七想八干啥呢?
一年多的中山生活讓我無比熱愛中山菜啊,神灣菠蘿是我這輩子吃過的最好吃的菠蘿,脆肉鯇廣州好難吃到,肉質好神奇的哈哈哈。中山隨便一家店都好好吃的。中山乳鴿居然沒拍。
讲真,拍得一般,看着还不能馋哭我。尤其是每次播放美食的时候配的BGM,啥玩意儿,诡异得不行。而且镜头也不够好啊,我不会用专业术语说,但就感觉是干巴巴地拍着,不能充分运用镜头语言调动观众情绪。
地方电视台制做成这样,很不错了!也得益于中山的食物确实美味吧。我最喜欢"早餐诱惑"那一集,那些美味的"茶果",是我一段美好的回忆,现在每次想起都流口水。
没能如愿去广东,抱住看了起来。开始并不觉得这个系列有多诱人,旁白没有李立宏老师动听,BGM没有舌尖好听,然而越看越觉得喜欢,旁白好像也听得顺耳许多,美食人文比例刚刚好,总分总的结构,不矫情,很暖心。B站小伙伴也忒逗了!
前两集有点劝退(虫子真吃不了),早点那集我觉得最好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4411j7Vy
里面介绍的内容确实挺有意思的,真的从食的角度来说,比舌尖有意思多了,起码里面介绍的好多食物都是头一次知道……如果解说词不那么刻意的学舌尖那种腔调就更好了。
解说真的太『舌尖』味了,总体印象是客家菜加广府菜,看完也没什么想吃的,也许是文案弱也许是不喜欢腊味那些,居然有我最讨厌的空心菜,而且还是硬菜梗的,一直觉得这菜很廉价,因为就算很恶劣的环境也能生长(ಥ_ಥ)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