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最勇於突破,也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菲利普·葛拉斯,19岁考取茱莉亚音乐学院,随后受教于法国音乐教母布隆格,因缘际会受到印度西塔琴名师拉维香卡的启发,激起葛拉斯大胆突破古典音乐窠臼。往后十年,前卫乐风让他饱受音乐界嘲讽与孤立,古典音乐殿堂拒他于门外。直至《沙滩上的爱因斯坦》意外大获好评,葛拉斯的音乐世代正式展开,此时,他已年近40。
导演斯科特·希克斯于2005年著手记录这位传奇音乐大师,长达18个月的时间,跟随葛拉斯的脚步横越三大洲,首度揭露葛拉斯极度私密的创作历程、家庭生活,与追求身心灵合谐的乐活精神,引领我们一窥这位令人赞叹又充满谜样色彩的音乐家的生活点滴。
幕后制作
《格拉斯十二乐章》片名取材自菲利普·格拉斯的1970年代简约主义音乐Music in Twelve Parts,以十二个段落透视现代音乐巨擘菲利普·格拉斯的创作观、工作、家庭生活、朋友、身心平衡的追求、他的过去和现在。导演斯科特·希克斯于2005年着手记录,长达18个月贴身拍摄,超过120小时的画面,持续七个月的后制,呈现菲利普·格拉斯的生活切面和价值观。导演斯科特以被拍摄者菲利普·格拉斯主述,如同超写实主义画家查克罗斯“马赛克肖像画”以局部单位拼贴全貌。斯科特·希克斯说:“我是以非常个人主观的方式偷窥这位享誉全球的艺术家。这并非一部必恭必敬的辉煌生涯回顾录,因为电影并非关于真实,而是在乎情感。”《格拉斯十二乐章》的真情至性让人感动。
天才总是能游刃有余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领悟力强,对自已所信奉的价值十分固执。音乐专才的同事说,菲利普·格拉斯并非简约主义音乐的第一把交椅,同期还有更受到瞩目的极简主义音乐家。从《格拉斯十二乐章》里的纪录片段,观众得知,未受到乐坛、大众肯定前的菲利普·格拉斯在1970年代的纽约苏活区度过好长一段辛苦的日子。为了兴趣和理想,他必须忍受观众不认同他的音乐时,脱口的咆啸。有时一场演出,只有六个观众欣赏,即便如此,菲利普·格拉斯从未改变初衷,继续坚持谱写脑海浮现的音乐,与人分享。他前卫的乐风受到古典乐坛的讽刺和排挤,他索性在公园、画廊……等非正式的场合演出。那段日子虽苦,但也呼应了1970年代纽约苏活区的丰沛创造力。直至《沙滩上的爱因斯坦》意外大获好评,格拉斯的音乐渐被肯定。
影片中,菲利普·格拉斯的妻子,了解音乐之于丈夫的意义,这样说:“音乐是他与人沟通的方式,音乐是他的语言,他喜欢与人分享。”菲利普·格拉斯的第三任妻子,十分尊重他的音乐创作,然而,丈夫对于音乐全然的投入,也累积了某种程度的抱怨。透过镜头,我们看到一个音乐人的妻子擒着泪水,向镜头诉说,彼此心中的远景并不相同,流露心中的难受。菲利普·格拉斯对于音乐的投入可见一般。格拉斯朋友说,菲利普的音乐很简单,这些音符不断地向上攀升,直入天际。往后菲利普·格拉斯参与电影配乐的频率越来越高,他的音乐仿佛有着某种识别系统,一听就知道是“菲利普·格拉斯”的。影片中菲利普·格拉斯描述写作对于他某位朋友的意义,他说,写作之于朋友而言,既是一种逃避也是寄托,是他平衡自己的方式。
纪录片本身并没有很多值得称道之处,不过算是揭开了部分长久以来痴迷大师的神秘面纱。最喜欢那段针对格拉斯个人宗教修行的片段,其实修行和谱曲在探索自我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感叹于他能够如此长时间的保持这种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我最喜欢的都是恶评,恶评就像勋章。因为如果作品够严酷、够艰涩、够尖锐、够难懂,就没人会喜欢,然后得到恶评,你会想:OK,我走对方向了——Philp glass 爱森斯坦说,作曲家与导演的关系,一言以蔽之,就是最终观众会看见音乐,和听见影像。
@nccu紀錄片午餐,我承認到第七樂章的時候我小小瞇了一會,真是有點長啊。不過很喜歡生活化的描述形式。“靈感就是地下的河流”的比喻真貼切吖。
纪录片我都感兴趣,但是对GLASS可能了解不够深入,还没有完全体会到他的个人风格优势。有几张他写的大提琴作品CD,也仅仅是粗略听过而已,印象并不深刻。
Chuck Close/ Woody Ellen/ Wu Man/Nico Muhly/“Ravi Shankar is a father taught through love"/沙灘上的愛因斯坦Robert和Philip的父母都被氣死了/一個素食解放西藏支持者卻否認自己是佛教徒/”I had few secrets“/作曲家與導演合作應做到”聽圖“和”觀樂“/練氣功五六年感受到了”氣“
原来在录制这片的时候Philip和他的这任妻子就已经走向婚姻末端了,感觉他的生活已经被音乐和那些spiritual的东西填满,而他的新家庭却很难和他分享这些。很喜欢他们在Nova Scotia海边的summer house,还有他自己弹的metamorphosis。
博采众长,师从纳迪亚·布朗热(法国)和拉维·香卡(印度)。兼容并包,接触Gelek Rimpoche(佛教)、Sat Hon(道教)和Victor Sanchez(萨满)等等,吸纳诸种妙思奇想。和高佛雷·雷吉奥、埃罗尔·莫里斯多有合作,与马丁·斯科塞斯亦有交集。他的『极简之中蕴含无限意涵,不断攀升直至天堂边际』。Ps.印度音乐注重旋律(拉格)和节拍(塔拉),无和弦。最常见的廷达尔塔拉,16个单位拍。
大量手持摄影,最大程度贴近艺术家生活,玻璃大师也不避讳,穿着居家服一边做披萨一边谈创作,一身老汉背心就坦诚相见。这种不西装革履不正襟危坐没有豪华摄制团队也毫不显逼格的纪录,才真显大师风采。 挂个汁源:/s/124d1744hMr4YcYfvy7ksEw 码:02oh
音乐是宛若淌游地底的幽静长河~你不知道源头和流向何处,所以你只能靠聆听。音乐只是活在世界上的物质,它一直就存在,你做的就是听到什么就是什么,理论有时候也是一种牵绊,直接去感受比较行得通吧~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