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鸟巢以北的东小口,3万河南人迁徙至此,他们回收这个城市的废品获取财富,在城乡之间寻找安身之处。家庭、家族、村庄,离开土地集体迁徙,汇聚漂浮在北京。影片散文式结构纪录了现代化进程中,城与乡之间的一种生活现状,农村的人们离开土地,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流离与栖守。
第10届FIRST青年电影展青年电影竞赛 一种立场(提名)
废城记更多的是讲北漂废品工作者小孩的故事。用了大量镜头在下一代身上,靠废品生意他们的父母算农村中产户了,但他们出生就在北京,对家乡已概念模糊。没有归属感的一批人,拆迁之后,影片结束。太和谐的一部,没有批判,只是记录,远远不够。
挥之不去的,除了在首都另一个脏乱差之面苦苦求生的人群,还有「河南信阳」这个另一层共和国历史之烙印在故事的潜流中,「求生」或者寻找一个比原来更好的生活,一直都是中国人卑微的理想,最终故事的主人公回到了荒凉败落的家乡,这也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结局。
这座废城就在立水桥地铁站附近的东小口镇,每次坐13号线经过那里都会看到北边一片荒凉。曾经这座城市需要他们,然而现在不需要了。大部分回了老家,另一小部分转战西小口。
应该算是中国式的贫民窟,当然里面也有深藏不露的有钱人。在底层做着脏累差的活却也没有保障,被城市人嫌弃驱赶。 中国发展的光鲜背后都是他们在支撑。
清华大学清影放映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背井离乡,工作辛苦脏乱,生活水平低,孩子教育环境水平低下。此片聚焦了河南在北京收废品垃圾的一个群体的悲欢离合,他们工作的地方面临拆迁,虽然他们的工作环境脏乱差,但是却维护了城市的整洁卫生,政府应该善待这个群体。
华语纪录片节给了老师一些免费的赠票,于是想着既然免费就去看看。感觉像是一部新闻纪实。香港太空馆的椅子直接间隔太小了,腿伸不直,两部纪录片一起展播累坏了观众。
【CNEX&凹凸镜放映】选题很好。关注到北京北五环外、距鸟巢只有数公里的大片废品回收城区。三万河南人在此收卖废品,吞吐着城市巨兽生产的垃圾。这里当然也是另一个真实存在的北京。而这片区域也终将和北京其他外来打工者聚集地一样迎来拆迁、驱逐的命运。偶然还捕捉到小孩骂人顺口溜的有趣桥段。然而素材量和剪辑短板很明显,既无法完成每组拍摄对象的线索,也不能完整记录“废城”人逐渐搬走的经过。与相关部门的扯皮仅限于“来水来电”。草率收尾,十分遗憾。两星半
记录总是好的,零散地记录了北京周边废品行业从业者及他们孩子们的生存生活状态。比如河南老乡们的一带一,从而发展出这样一片废品从业区(北京东小口废品回收市场),他们在这里生活,靠此维生。而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对河南老家相当陌生但她们又不属于北京,她们的“故乡”是这片即将(已经)被拆除掉的废品从业区。 作为一部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并不完整,叙述散化,缺乏纵深。政府为何/以何名义拆迁?土地产权如何,是属于村委会吗?从业者只是租户吗?拆迁之后,这群人的后续发展怎样?这些都并没有得到记录与表达。还是说导演本来就以“无序”作为结构?这样的纪录片让人看着挺遗憾的。
别的不说,谁会希望自己的孩子会是那些相由心生性格乖张的孩子的同学?作为一部纪录片来说,不评价永远是对的,强势未必恶,弱势未必善,见的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我只知道东小口这个地方,看了纪录片才知道河南人的聚居以及几年前的拆迁。除了“让人知道”,本片没有其他有用内容。不能只看人情道义,也要看到法治行政。本片不深入前者,不涉及后者。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本片不算好。①2019-08-10
自爆一下,我的童年,童年的影子,太多熟悉的痕迹。只是这么多年丝毫没变,甚至更差,当徐总儿子说,要去考公务员,眼泪就哭出来了。 他们是可以称得上“农村中产”,不然是谁投资开拍的呢?为什么拍他们呢?看片尾又在想国产民间纪录片是如何操作的。
电影的主题不是太明确,也不够深入。纪录片难拍,特别对象是一个熟人群体,想要进入他们的世界很难。小孩子的视角对于我来说是最看重的,她们对于家的理解,对于北京的理解,对于家乡的理解,都是模糊的。住宅区的集体搬迁,不论是对个体还是群体都是有害无利的。但这样的群体存在到底是不是有意义呢?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