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1944年,战争使少年吕西安(皮埃尔·布莱士 Pierre Blaise 饰)失去了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的他想要加入反抗军,却因为年龄太小而被拒绝了。一次意外中,吕西安被德国警察抓住了,没过多久,他就加入了盖世太保。吕西安结识了名叫弗兰斯(奥萝尔·克莱芒 Au rore Clément 饰)的美丽女子,对其一见倾心,遂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伴随着盟军的到来,背叛者们的末日也来临了,然而,吕西安却并未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什么悔改之意。弗兰斯的父母成为了德国人的逮捕目标,为了保护弗兰斯,吕西安杀死了同僚带着弗兰斯逃亡了乡下,在那里,两人过上了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但是这样的日子并没能持续多久,很快,吕西安便被反抗军捉住,判处了死刑。
抵抗组织它跟偷猎不一样,更像是军队。 谁能想到,那个笑着露出兔牙的男孩,徒手打掉鸡头的男孩,拉孔布·吕西安,就这样结束了自己……
男人怎么跨得过女人呢?那块怀表暗示了他没有泯灭掉对权利的信仰,他本身就是个残暴冷血的人。对女人的爱情,都不纯粹,融进权威和力量,就更多复杂了。女人对自己身份认同也是很摇摆,在灾难之下,人很难不对权利拜服啊,都怕死。拉孔布吕西安,时运里身不由己的人而已。
《拉孔布·吕西安》这部片子简直是我最近接触过最棒的影片了。路易·马勒不愧为“左岸派”代表,在电影上的文学功底简直了得,电影里面许多台词都别有深意,再加之故事架构方面,吕西安原生家庭的情况,人物精神和情感上的缺失都非常具有条理地交代给观众。人物传记的事件层次也都非常具有代表性。片子结尾最后一个镜头路易·马勒经典美学面孔定格也是一绝,相当优秀的佳作。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路易·马勒最为深刻的作品。其对吕西安残暴与纯真并存的性格刻画完全模糊消解了传统历史道德审判施加于这一青年身上的重担,并且马勒在二战非黑即白的空前割裂分明的阵营对峙局面下以一种几乎前所未有的暧昧复杂态度流转往复于其中,而这所有的复杂与暧昧、屈辱与荣誉却均从一个乳臭未干又血气方刚的青年人视点发出。这一文本构建策略可以说从俩头堵死了当时所有法国观众与影评人的批判,福柯口中的“用小资情调美化强权”这一义愤填膺的言语攻击成为了一种脱离于电影本身的莫须有的道德声讨,而这种道德声讨亦为当时所有法国观众与媒体提供了集中发泄口。
又一部走不出结尾的悲剧,脸部的无表情特写像是法国新浪潮最后的哀歌。无关善恶立场,只有迷惘模糊的抉择,无知的面孔下是不会成长的一段历史。
路易马勒最布列松的一部,多了点布列松没有的田园牧歌。粗鄙无知能作为背叛以及利用强权谋取私利的理由吗?拉孔布不是墙头草,他有自己的原则,他只是讨厌父权的故作姿态而已,并且利用了一切机会去反抗。此人的所作所为我在道德上接受不了,电影确实有美化强权嫌疑。
#战后法国文化课 残酷与美的共存,权力欲望与人性混合的异形,对于维希时代的反思方兴未艾。到底我们在寻找什么呢,这一切到底为了什么呢?我们谁又能把那块石头真的砸到他身上呢?
语调缓缓的讲述残酷,其实残酷无关乎战争,只是发生在战争时期,他害死了抵抗组织成员,也枪杀了纳粹成员,他只是个孩子,这个孩子不喜欢被人居高临下,他也只是个法国孩子,他在战争胜利前夕被法国人处死了!
非常细腻。马勒提供了另一个视角重审二战间被占领的法国。缺失引导、价值观尚未成型的懵懂青少年,急于证明自己,并不在意究竟投奔哪个阵营。从这点来说,今日欧洲衣食优渥的白人小孩轻易被圣战煽动不惜千里送死也似乎变得容易理解。马勒说“the unifying theme of my films is the loss of innocence”,然而在目睹他数次不眨眼地杀掉同胞后,我们最后仍能在Lucien的脸上看到孩童式的纯真,而这或许也是让法国观众更加愤怒的原因。最后一场,绿野间响起全片唯一一段无源音乐,凄凉的小调下行笛音兆示着在混乱的政治背景中,Lucien必死的命运。
像小动物一样靠本能活着的少年,不懂善恶黑白,也没有成人世界那些条条框框,战争中的你死我活不过是他的游戏场,顺便给他一点虚荣的小小权力。“我想跟你谈谈法国”,“我没时间,我要工作“。天真而残忍,但他不是没有人性,那就是青春的爱情。乱世造就了多少这样的少年,莫迪亚诺当年用小说和电影剧本颠覆了民族主义主流叙事的幻像
路易.马勒太偏爱定格美好遗失时的动人瞬间,以致于常常给人一种分不清主次也表不明立场的观感错觉。但我却认为,他作品的优劣均于此“暧昧”有关,也是给予观众逾越单一视角审视历史的必要存在。拉孔布.吕西安本质上和《再见,孩子们》里的朱利安、《扎齐在地铁》里的扎齐并无区别,都是身在何处就做何事的无知无畏者,也都向世人证明着羞于启齿之事与令人不耻之人的被动无奈。只要底色是温柔,一切视角就都不必紧盯苦难不放,一切表达也就不再是时代的唯一注脚。路易.马勒以刻画一个“被迫”加入盖世太保的暴戾青年做反向批判、正向思辨,其获取理性认同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这部里用的特写很奇怪,几乎完全无铺垫地插入面部特写,而且基本都只给了女主角。在此特写成了试图将人物从环境(更宏大的时代的敌对)中拉拽出来的尝试,就像女主角憎恶自己的犹太身份并渴望摆脱一样,特写里她的目光里所映射的是成为“去政治化的个人”的期待,但这种期待在前设中就已经陷入了悖论,于是只能是一边逃脱、一边落网。出于同样的原因,在结尾处当他们来到一处仿若与世隔绝之地时,这一个场景里他们看起来就像普通的恋人,下一个场景里弗朗斯就对吕西安举起了石头——路易·马勒无意告诉我们她有没有砸下去,但一种危机、裂隙在此已然凸显。但我对于戏外之事的困惑更大,当年因为这部电影路易·马勒被大骂是“法奸”,骂到逃离法国;而今人们却可以对着《波斯语课》磕起CP,不知道是今天的观众容忍度上升了,还是我们太置身事外了。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