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巫毒少女
主演:Louise Labeque,Wislanda Louimat,Katiana Milfort,Mackenson Bijou,Adilé David,Ninon François,Mathilde Riu,Ginite Popote,Néhémy Pierre-Dahomey,Sayyid El Alami,莎迪娅·本太耶布,Patrick Boucheron,Justine Bo,Raphael Quenard,本杰明·克洛提
导演:贝特朗·波尼洛
地区:法国
类型:奇幻
年代:2019
发布:2020-01-11
影片将通过展现海地女孩Clairvius Narcisse的个人命运,来探讨民族与幻想的边界。Narcisse是伏都教法术的牺牲品,巫术将她变成了僵尸。时间线将在1962年的海地与现代法国巴黎之间跳跃,而故事则围绕着15岁的Narcisse,和她身为巫毒女祭司的姨母之间进行。
第72届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提名)贝特朗·波尼洛
第72届戛纳电影节同志金棕榈奖(提名)贝特朗·波尼洛
10/100。从《维塔利娜·瓦雷拉》到《大西洋》再到这部《僵尸儿童》,2019年的黑人魔幻电影一部部刷新着我对电影的基本认知。而这部显然是其中最差的,如果你连一个故事都讲不好,那你为什么还要尝试把两个故事交叉在一起讲?第一次看到1+1<2的电影,简直打碎了我的所有三观。对于海地这种不为人知的隐秘事件的描述只限于表面的随意抓取和所谓的吸引眼球,别怪天天有人说zzzq是莫名其妙,你们确实也该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拍的都是什么无理取闹。
4.5,僵尸永不独行。/占据较大篇幅的法国女校戏反而比海地僵尸戏更加吸引我。前半段5星,后半段和高潮部分太WTF了,稍稍接受无能。
面无表情看到最后突然响起YNWA,大半夜把我吓成僵尸了,连忙喊了一句利物浦是冠军。1980年海地丧尸事件的主人公纳西斯,在影片里有了个在法国女校读书的孙女,强行互文出殖民批判主题。双线叙事非常难受,一条黑漆漆啥都看不清,一条基本上就是听老师法国历史。巫毒教仪式没有被妖魔化挺难得的。
僵尸的形式比喻海地的被殖民者,古老的文化穿插在现实生活中揭开法国对海地殖民统治的那段历史,只是拍的太沉闷,意象化不够出格,缺了点火候的感觉。
用巫毒僵尸讲法国-海地殖民,无异于给自己两嘴巴子再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不知道导演怎么想的,好像是对味儿下药,可实际上变成了长镜头泛滥的猎奇文化片,比如国内的#中邪,甚至不如。
情理之中看到了对阶级关系的象征和当下有色眼镜看待肤色的潜意识,已尽大可能跳脱僵尸类型片的框架,至于片中似独白式的语言过渡,算是成功的让时空重叠把现代法国与旧时海地奴隶园相联系
把僵尸这个类型化的元素很好的融入了海地的文化中,变成了对殖民主义的隐喻。两个不同时空的线索并行,法国女子学校的线很大一部分要承担着阐述主题的作用,而作为背景和注解的海地部分拍的却格外好。结尾利物浦队歌《You'll never walk alone》响起的那一刹那,都有想给五星的冲动了。
啊,这两条线插的,60年代的海地&法国进行时,政治意味可说是相当浓烈了,但波尼洛的魅力在于,他不是段与段之间地插,而是元素与元素地插,科幻风的电子配乐出现在夜行的僵尸身上,不可思议,穿行的第一视角曝露在交替的白昼与黑夜之间,非常有趣,在许多诸如此类的细节里,两个时代换着阵脚地回光返照,也就是说波尼洛没有试图复原那些所谓的关于历史“真相”的想象,他是将两把东西撒在一起,才比照出一些杂七杂八的真知灼见。
论僵尸巫术题材的惊艳程度逊于《与僵尸同行》,论欧洲视角的殖民地叙事比不上《嗜睡症》,真正让我有所动容的只有那条深情脉脉的海地爱情线。★★★
4+,僵尸永不独行。/占据较大篇幅的女校戏反而比海地僵尸戏更加吸引我。前半段5星,后半段和高潮部分太WTF了,稍稍接受无能。
Zombi和child两个部分是分开的,感觉应译作“僵尸之子”或者“僵尸,孩子”。 探讨殖民,但本身其实也是基于一种“影像殖民主义”的思路创作的,奇观之外,深刻的议题成为课堂上的传教,比《大西洋》还要直白。
3.5,有点猎奇的意思,但又拍得很朴素,有点阿彼察邦的意思,前面太无聊了,通灵一段突然生猛了起来,绝对想不到僵尸是带隐喻的东西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