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Insects
主演:扬·布达尔,伊里·拉布斯,加罗米尔·杜拉瓦,Norbert Lichý,Kamila Magálová,Ivana Uhlírová
导演:杨·史云梅耶
地区:捷克,斯洛伐克
年代:2018
发布:2018-10-28
捷克超现实主义大师杨·史云梅耶的最新作品,记录了一个业余剧团把恰佩克兄弟1924年的剧本《昆虫生活图鉴》搬上舞台的过程。作为一部低成本的众筹长片,观赏性、艺术性都很不错。原剧本有意把人比作昆虫,充满讽刺意味。
还是典型的史云梅耶作品,超现实 动画 拼接。同时也是一部戏中戏,导演亲自上场讲解,更像一部实验电影。昆虫物语实际就是人类自己。最后活下来的是当权者(螳螂夫妇)和寄生虫。戏外则更多是,因为资金上的捉襟见肘,处处寒酸。和戏里表达的形成反讽。他的戏太超现实 太另类了,看者寥寥。不过有生之年能见到史爷亲自讲解也算是难能可贵了。三星半。
史云梅耶的封镜之作,虽然因为资金不足(史大爷拍电影竟然还需要众筹?)以及自身年事已高所以较之前作有些不尽人意,但是对于生平超现实手法的回顾以及最终的自我指涉也算是不留遗憾了。 电影由三重文本叠加进行,由原始剧本《昆虫物语》,拍摄这个剧本的剧组排练,以及史云梅耶的幕后花絮组成。上一级带动下一级,在元叙事中还原了视听语言本身,超脱于超现实主义之上而架构出属于史云梅耶的独一无二的名片。 影史意义大于本身意义。
满屏昆虫(像蟑螂)真的是看得我毛孔张开……全片偏实验性,不太喜欢看。不过将人比作昆虫这个,可真是欧洲人喜欢搞的黑色幽默,有些地方看起来还是有一点点趣味。
以幕后花絮为电影作序。还需要在超现实里继续讨论杨大师吗,不需要。我们只用从本片里继续看到一个和赫尔佐格一样疯狂对待电影,在电影里与自然与昆虫搏斗的导演精神就可以了
难道是因为粉丝滤镜?这种花絮和舞台混剪再加上一点标志性动画我还挺喜欢的,老爷子片场捏蟑螂耍飞刀实力卖萌。昆虫恐惧症慎入,好几段看得我头皮发麻脚趾蜷缩,最恐怖的噩梦大概就是自己被无数虫子淹没。
看睡了一次,剧情是一个业余剧团排练一出以虫喻人的话剧的过程,中间不停穿插史云梅耶说戏、道具制作等一般放在花絮里的素材。史云梅耶的真人电影一直大量用怼人脸和怼嘴的特写镜头,这部没了怪诞只剩丑和尴尬,史云梅耶自己讲要演员摒弃表演,这种模特论倒不新鲜,排练的这出戏也没什么意思(戏里戏外有个第三者插足的故事,不过这在史云梅耶真人电影里算不得尖锐,呈现的很温吞了),看到最后我也不知他在干嘛,反正这个形式是挺无聊的。片场的那些人看着都挺自在的,没有工作时的那种紧绷感,片尾话剧演员们也没排练完,天亮下班了,这个把人和昆虫并列的点子,也许是种存在主义论调吧,而且这片子在形式上看着像是糊弄事儿,要是这么看的话,倒是不脱离主题,但对观众来说,过程就太煎熬了
毫无灵气的自我重复,叙事乱七八糟,造型没了怪诞的特色只剩丑。把这么个片子作为收身之作算得上是生涯耻辱了吧,动不动还来几段花絮,真要这么搞还不如在片场开个班
三星半。利用三个时空故事线同时叙事,同时还使用纪录片的方式展现了电影背后的道具、音效、剪辑的制作,加上导演史云梅耶和演员们的陈述,讨论了现实与想象,梦境与超现实主义的关系。可惜太过拘泥于形式,故事讲述上太缺乏质感。几个镜头相当cult。
"有一天我突然理解了那個廢物。因為有人把綠燈偷走了,他只能一直對著紅燈等。" "昆蟲在第三紀就到達鼎盛,而智人第四紀才上場。"元電影,關於敘事本身。看著老史一本正經地給電影錄前言,就像看工作人員兢兢業業地滾著十幾個屎球一樣。小小的全部家當,亮閃閃的屎球,嗆得人淚眼朦朧[流泪] 《昆蟲物語》
剧本本身并不重要,史老爷只想玩他的老三套:虚幻与现实的同一性,傀儡般的演员被迫站上舞台,食欲、性欲、暴力,没啥新意但也不坏。程式化的表演,不表现角色心理,幕后之手由拍摄团队的纪实片段代替,体现掌控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这群演员不想好好演戏,但却因某种未知的原因必须待在剧场表演,无法解释这点让人想起虫子:他们也许并不是在表演或试图成为虫子,而是本身就是虫子(但这也不过是观众的想象罢了)。史老爷的一些短片有形式大于实质的倾向,这部则是几乎完全放弃实质(剧本),刻意强调形式使得形式成为了实质,作为集大成之作还挺合适。片尾流浪汉登场好评,又是史老爷片子里的老面孔,亲切。
Emmmmmm 一言难尽,距离上一个长片过去了13年,杨老师这次的确不尽如人意啊。电影本身+电影拍摄纪录片的形式的确是揭秘了但没体会出更多的意义。杨老师作品打卡✅,除了《花园》没找到资源其他都已经看完啦!
似乎进入2010年代以后,一些原先具有鲜明“图像”风格的创作者,不知为何开始重新拾起了“电影语言”,比如最明显的佐杜,以及本片的史云梅耶。那种粗砺的图像高清化之后,好像真的失去了某种灵韵,也许这就是拟像的世界8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