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的冬天,即开式福利彩票喧闹的发行现场不远处,有人在拆除了平房后的地表挖出金属来卖。几个十几岁的艳粉街年青人,在即将动迁的居民区里无聊漫顾,他们有时聚集在小卖部里谈论感兴趣的女孩或者其他话题,有时为女孩在寒冬中瑟瑟发抖的等待。这个冬天里,大部分艳粉街的家庭尚没有进入搬迁的实质阶段,年青人们仍然靠打架、聊天、游戏消磨度日,偶而也为工作的前途焦虑。随着越来越多的昔日邻居离开旧居,艳粉街失去了往日的格局,总有一些家庭为了切身的利益选择留下,2000年的冬天,一些年青人仍然重复着他们的生活,而遭遇断电断水的人们,开始为解决基本的生活需求而苦恼……
本片是王兵《铁西区》系列纪录片的第二部。
@@@(2003-09-08)铁西区第二部分:艳粉街 (艳粉街的名字挺奇怪的。都是平房的居民区,我在北大营那儿见过。我以为我在沈阳见到的苏式工人小区是铁西区的标配,原来并不是呀。)
“因为可以预料这座镜子之城—— 或蜃景之城 ——将在被”飓风“抹去,从世人记忆中根除,铁西区所承载一切将永远消失,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艳粉街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出现在大地上……”
借标,113min. ,3星平庸之作,手法及文本内容孱弱;服化道也不行,失真。纪录片版手法虽然简单普通,却胜在文本现实材料的沉重与深刻。确实可以看到,拍好剧情片的难度普遍高于拍好纪录片(世界影史上也涌现出很多作者型纪录片导演,他们的作品风格显著,辨识度高,视听技术丰富娴熟,兼具实验性与先锋性,水准高于绝大部分剧情片导演,是名副其实的大师级创作者,如怀斯曼、伊文思等,这类作品不适用于此句话),王兵的视听技术还应修炼~
比双雪涛笔下的艳粉街更生动,比贾樟柯镜头里的《小武》更鲜活。《铁西区》三部中私心最爱,因为那种更切近的生活的滋味,也因为有非常稚嫩的年轻人在为爱和生计奔波。孩子们站在脏冰上激烈地对骂,而只比他们大了一点的青年们,汇集在洪祥商店里,他们听伍佰、王菲、张信哲,念最蹩脚的情书,却穿皮鞋,打扮得像三十岁。他们浑然不知未来在何处。 有失焦,有抖动,有“穿帮”,但这些技术瑕疵不是最重要的——王兵拍到了冰天雪地里的苟且和热烈。而就是在这一部分兵荒马乱、人心浮躁的拆迁狂潮里,我第一次意识到《铁西区》是一套关于废墟的电影——工厂,艳粉街,铁路,在世纪之交的迅速陷落。《工厂》是安静的山崩,《铁路》是无尽的虚空,而《艳粉街》是永远的黑洞。在贫穷、黑暗和寒冷中,那些亲爱的人们被吸入生活,纷纷扬扬地离开了。
铁西区第一部主要把镜头对准了几个濒临倒闭的工厂的现状,里面临时工(正式工走光了)的生活与日常、他们对拆迁后赔偿费的讨论与对未来的打算、等等。 第二部《艳粉街》则主要记录了下岗职工的后代,十七八岁的待业青年。话题涉及谈恋爱、对未来的迷茫、拆迁与搬移故乡等等。
单碟178min,第二部分摄影机的存在感稍强,但依然忠实记录了最真实最贴近生活的一面:贫穷、粗口、混日子、拆迁......时代浪潮里小人物的挣扎和麻木。|这一部分里时间的流逝十分微妙。|出现很多老歌。和很多笑声。
原以为艳粉街是像米格尔街一样的存在,但是粗砺的镜头语言打碎了我的幻想,它更破败更绝望。那些青少年的迷惘和中年人的挣扎,就像艳粉街随处可见的污雪,被时代洪流踏过,然后化为乌有。
艳粉街是那个时代典型的城市边缘生态,让我也看到了儿时的记忆。下岗失业的中年人,游手好闲的小年轻,从小孩到老人,人人口吐芬芳,城镇化强行改变了没有未来的艳粉街,这些生猛鲜活的生命现在怎么样了呢
《铁西区:艳粉街》,这条街的名字跟现实构成的反讽和错位仿佛是个先兆和隐喻。DV质感里的色彩意外的层次鲜明并粗糙生猛。可被色彩裹挟之下的现实空间里,那一片片空无人烟的旷野和废墟,像极了战后意大利破废的城市,斥满了涣散的人心。虚弱的残火里映着幢幢鬼影和瘦弱的骨包皮,无止尽和漫无目的的游走,浪荡儿和坏孩子,没有光的眼神,机械又带有饥渴的欲望性生存性进食构成了一幅幅纯灰色景象。从缩着脖子的严酷冬天直接迈入惨热的夏天,逼仄而拥挤的低矮平房里的人们似乎没有能看到春天的日子。那些厚实的冰似乎怎么铲都铲不完,这惨淡的人生到底是怎么过也过不完。
20年前的铁西区几乎可以说是沈阳很不堪的一个区。重工业曾有多辉煌,后来就有多没落。 后来铁西区因为一个不让提名字,落败了的政客,有了翻新。而它的难兄难弟大东区,如今成了一些沈城人嘴里“穷人住的地方”
废墟,青年,大雪,脏话。很惊叹王兵的影像敏感度,所有的看似随意的场景,却都符合铁西区的时空唯一性,连拍摄方式的选择也是符合的:墙上苍蝇式的观察,不干涉,不迷恋。有时候冷静和冷酷只在一念之间,这也是铁西区难以被超越的原因。
虽然我想起了幸福的拉扎罗、牯岭街和本命年,我知道,这是独属于艳粉街的记忆,却也发生在各处…p.s.头一回快饿晕在影厅还坚持着看完了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