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夜」最终曲《一千零一夜III:迷醉之人》,皇后雪哈拉莎德再次现身,因担心失去说故事的能力,计画逃离皇宫,并述说最后的故事。米格尔戈麦斯改以文字说明故事背景,将影像赋予诗意,令此片富有文学性与民族色彩,并透过纪录片式的观察,呈现荒谬之中的凄凉写实,为当代葡萄牙留下了不可言喻的浮世意象。
三部曲炫技到没边了,观感像是用《电子云层下》的手法拍了部葡萄牙加长版《天注定》。勉强可以接受但是真的喜欢不起来。也许是字幕问题吧,不过也不确定有勇气对着靠谱的英字再刷一遍。。
旁白变大段内嵌文字描述;没有寓言式架构,全程几乎白描现实,略枯燥;导演对中国存有好奇,3集均插入中国元素,其中北大少女沦落记普通话讲述完整小品一则;
已经看过帕索里尼的《一千零一夜》和《不安之人》、《凄凉之人》,都是原著可视听化后的结果,很精彩,只不过我是以第三人的立场去审视文本里的大道理,《迷醉之人》与前者的区别在于影像退居辅助位置,内容输出主要依靠持续弹出的字幕,有种与王后面对面交谈的真实触感,是所有《一千零一夜》题材电影里参与感最强的一部。打破了第三人身份的凝视和疏离,终于意识到原来观众就是传说里的苏丹王,贪婪的搜刮电影里的奇异情节,故事讲完大家一哄而散,导演们便擅长留下悬念,故事没讲完,艺术就还有无数可能性。苏丹王在听故事,我们在看电影,苏丹王活在故事里,我们活在和电影同样魔幻的世界里
此片富有文学性与民族色彩,并透过纪录片式的观察,呈现荒谬之中的凄凉写实,这描述还是公允的。前40分钟讲述各种小故事,基本是歌舞。后面讲述迷醉燕雀之歌,就成为了纪录片。中间插入林暖莫名其妙,似乎在向中国求救。
3.0 单就这一部而言不如前两部,整套电影充分展示了电影的各种拍法,即便是借鉴一千零一夜的形式,也用了三种呈现方式,应该给与充分肯定
三部曲最佳,王后的出逃像是一次对一千零一夜原作的解构。而后的形式开始花哨的让人喜欢,已经不只是做到声画上的分离,还有字幕条与之的相互分离,感觉从未见过如此自由的电影表达形式,每一部分越简短越有表现力。
借字幕卡推动剧情,”讲“的形式加重了,也更有一千零一夜的感觉。训鸟人众生相看似平凡,实际却夹杂了葡萄牙的兴衰大事,啾啾鸟叫声中又透露出了神秘的自然主义,诗意更甚。
当你以为戈麦斯在第二部已经玩到一个峰值的时候,第三部这两小时实在是让我有点震惊,在第一部的超现实和第二部的纪实风格之后,这部竟然运用了非常诗化的风格,超多的文字叙述代替了旁白,最后这两个故事《迷醉燕雀之歌》和《林暖》让最后这一部更像一篇散文,养鸟人的世代历史和北大少女的失足游记,好玩之余也获得了一丝宁静,最后字幕献给女儿,不仅是作为送给女儿的礼物,更是送给葡萄牙的未来,三部曲观毕,可能有很多问题和疲倦感,但不能否认戈麦斯的野心和竭尽全力的表达,各种各样的叙述方式不断上演,仿佛在葡萄牙住了小半年,希望更多人能看到这套戏,确实不错。
创造性征用《一千零一夜》叙事结构,将其衍化为层出不穷的影像结构:保留框架式叙事层另其极力开辟影像的种种可能方式,从而在结构与影像/形式与内容间拉伸出极为可观的张力裂缝,飘忽出醉人魅力。如此宏观的层面上极细微的开辟彰显戈麦斯天才的创造力。
#FIFF16#没有最烂只有更烂!如果说前两部我还能看到导演明显的对葡萄牙社会状况的关心,这一部我已经完全都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只有自以为是的惺惺作态。开头突然切入《一千零一夜》女主人公的故事就已经足够违和,哪知道后年好不容易转换到她讲的故事了却更让人崩溃!我不想听几十分钟的鸟叽喳乱叫的声音,我也不想看到北大女学生怎么在葡萄牙失足的,我更不想看到这个国家的人们在导演的镜头下变得那么一无是处。这个系列我算看透了,名为关心国家境遇,实际上还不是导演的自我满足在作祟!恶心死了!
生了两百个孩子的男人。 你刚才把一句蠢话用更愚蠢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世界很残酷,但你的美给我带来了一丝希望。 抱歉,你真的都很可爱,但我很困。 海边岩石上俯卧撑的男人。 捕鸟人。燕雀驯养人。 多名训鸟人的纪录片,额,有点冗长乏味。 遇到一只好鸟,就不要浪费它的天赋。 众生皆为友,众生皆平等。 鸟儿唱歌大赛。 一只鸟唱歌过度,挂了。 单身老头散步长镜头。
倒是很像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的,山鲁佐德也会遇上创作力为枯竭,以致不得不逃出宫殿到民间采风。不明白的是,捕鸟人故事中突兀地插入中国留学生故事有什么含意?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