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克、杰瑞和斯莫奇三个工人在同一个汽车工厂工作,经常一起喝酒。一天晚上他们偷用妻子的钱去饮酒作乐时,突然想到一个主意:抢劫工会办公室的保险箱!起初以为行动失败,因为只得手了600块钱,但随后齐克意识到他们可以钓到更“大”的鱼。他们决计勒索工会。结果让他们震怒的是,工会竟宣称他们偷走了一万元的巨额!
两黑一白,奥利奥,哈哈哈哈哈哈,他们70年代就会玩这个梗了。片子不够出彩,编剧没搞好。
现实主义的“动荡时代的管理”,谁是弱者谁是强者哪里分得清,又有什么必要分清,毕竟都只是蝼蚁。
工人阶级在资本家的煽动下自相残杀。可能是因为有pryor在吧,施拉德难得地有了幽默感
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对无产阶级工人的分化瓦解,把无产阶级分为各种各样不同的族群,构造工人贵族,发动群众斗群众。最终工会变质,成为工人贵族会,看来资本家在反工人运动的大量投资成效卓著?
施拉德的导演处女作是个惊喜,在叙事、表演、节奏控制和情绪氛围转变的处理都做得不错。Richard Pryor演的真好,看花絮他有不少是即兴发挥的内容,喜剧人讲段子确实有优势;但在另一方面,他也是个刺头,跟Harvey Keitel和Yaphet Kotto经常吵架、动手,甚至还在片场直接掏枪怼施拉德……施拉德拍这片拍到有心理阴影,但最后成片放在整个导演生涯来看都是上等的,看来处女作尤其需要有好剧本来保持下限。
翻译:刻薄学院郝院长@豆瓣校对:离开海的鱼豆瓣电影字幕翻译2.0小组2016年1月31日
Paul Shrader, rather renowned in his role of screenwriter (Scorsese's Driver or De Palma's Obsession) impeccably takes charge in his directorial debut. Needless to say, the writing is excellent, with sound pacing & change of character's attitudes as the stakes evolve. The treatment of a heavy topic mixes dramatic tones (e.g. tax-collecting scene), seriousness & depth (notably thanks to a grand & radical speech), and a welcome humour full of wisecracks (and a hilarious disguise during the heist!).What considerably raises the movie's worth is its substance and truth value: representing the misery of the working class and how it is maintained, from both internalist & externalist POVs.
schrader的导演处女作可真厉害,本以为是喜剧片,看着看着发现有正儿八经犯罪,最后发现整盘剧情大棋其实是在揭示阶级矛盾。richard pryor最好的电影角色没跑了。
6/10。前半部同台飙戏得神采飞扬,脱口秀出身的理查德·普赖尔居然嘲讽起电视节目里滑稽的黑人演员,在号召志愿者发手册的集会上站起指责公会的无能低效,随后国税局查水表时提醒妻子找邻居借孩子谎报生育数量,可以看出此人的野心和自负,他既不是正直的黑人英雄也不是种族歧视色彩的黑人反派,与二位工友形成了鲜明的反衬,工会的人正是通过他怼完监工反而要求一瓶酒作为和解的傲气,拉拢他步入非民主的少数人俱乐部。后半部更倾向于直接谈论主题:工人对本该保护他们的机构展开攻击,以及结尾统治者用威逼利诱引导工人阶级互相敌视,这样一个工人阶级自毁的隐喻。热浪冲天的工厂环境和显示汽车产量的巨幅广告牌,表现出政治系统控制人的冷酷。
不是黑色幽默,而是幽默与黑暗分段进行,更像是一个用少许幽默增加可看性的工人黑色电影...
70年代的施拉德把美国低层社会把握得太准了,不得不佩服影片里的主演和导演,资料里写主角们之间关系十分恶劣,但在银幕上却都贡献出了非常优秀的表现,尤其普赖尔,这次的严肃角色和他的喜剧风格截然不同,也仍然驾驭得很好。
结尾真tm讽刺。片子挺不错的,人物塑造、气氛渲染都很棒。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