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某精神病院封闭疗区。
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冲动,酒瘾患者……包括他,都将在这里接受强制性封闭治疗。从清醒的瞬间,他们就开始试图挣脱这座囚室,但在这里,挣扎毫无意义。此后,他们将在药物的控制下和不容置疑的规训之下,开始自我反思,它触及灵魂,意志,欲求,思想……
第54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纪录片马莉
第41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纪录片竞赛 评审团奖马莉
第11届FIRST青年电影展竞赛 最佳纪录长片马莉
感觉像穿越了九百公里,短暂归乡五个小时.我来自东北,从前家就住在精神病院附近,但被影片首先唤回的倒并非那些关于疯人疯语的记忆,而是日常对话微妙的戏剧气氛――拍摄东北人实在是过分讨巧的选择,吉林台曾有直击平民家庭纠纷调解的节目,一家老少你来我往相骂相打视摄影机为无物,此作正是基于相似原理的情景剧:东北话措辞语调中存在太多天生的表演成分和音乐性的twists and turns,它同普通话的界线就像精神病与正常人的间距一样如此模糊,以至非母语者几难掌握其精微.这片土地上是注定不安分的健谈者,囚笼仅仅强化了苦情倾诉的生命力而无法遏制争论雄辩的个性;即便扮躁狂症的男主角总爱畅想电影杀青后的计划,扮木僵症的少年偶尔忍不住笑场,大多数场景里大家仍演得极惟妙惟肖,我们甚至不禁怀疑,也许他们真的有病.
渠老师说,社会学关注的就是,当你不行的时候能找谁的问题。或者说,也是在精神病院的时候能/愿意把你领出去。但孟把你领出去的人也是能把你撇进来的“监护人”,于是被遗弃在只剩下自己的境地。但也不只是。无法合上眼的“妈妈对不起”。或者是,“——我爱你啊——我操你奶奶”,然后塞一个橘子堵住你的胡言乱语。马莉把自己从镜头里隐去了,但不是观察而是唠嗑的纪录片里,其实到处都有她的身影。“普通人才能理解我的故事,好久没这么唠嗑了”。看电影的时候睡着了好几次。以前看电影睡着总有很强的愧疚感,想着“啊又要回去补看这一段”。今天倒是挺踏实的,醒来就看,困了就迷糊。大概要谢谢边上这个会把我从院里提溜出来的。(会吧?XD)
长达五个小时的观影,注目着这群错乱的世界里被遗弃的人,禁锢的身体和压迫的神经,却囚不了他们鲜活的灵魂。基于个体不同角度的审视和思考:“正常人”对“病人”、“病人”对“病人”、“病人”对“正常人”,赤裸裸地展现了这个国度的荒谬。他们的精神游离于制度之外,但又偶尔保持清醒的认知,他们失控、挣扎、妥协,他们吟诗、高歌、沉默,他们在镜头前自述、哀叹、倾诉,也互相给予照拂,一时分不清虚实。“我喜欢你,我老爱你了”“我操你奶奶”东北话粗暴但却柔情,语言的魅力是直接之外的共鸣,但他们仍被囚在那里,我们只能一笑而过。“你既然能说出正常,从辩证的角度看,那就是不正常”“正常的要几天才出去”“没头”
4.5,冷清灰白影调和方形几何图符与片名同源,旨在强调一种封闭空间内常态化的秩序感,但却并非预想中压抑而言辞激越的公共病理学檄文。相反,对自身命运失落、荒诞社会人伦的揶揄逐个安插在独白桥段中,如同削减题材沉重性的东北喜剧,无法不让人想及“囚”的真正指向。马莉尽可能抹掉了投注到病患身上的价值思虑,包括摄影机负载的伦理观也被巧妙隐藏,如此虽也导致了节奏的均质和缺乏纵深,观众却能充分借此摘下平日猎奇的眼色,与这群“孩子”暴露的后台长久对视。而为之充分共情的我们,谁人又不是带着丛林中奔逃的侥幸和仓皇,生活在经验里,直到大厦崩塌。@虞社
我的观影过程是这样的:1、我不是精神病,这群精神病患者真好笑;2、我是不是也有精神病;3、大家都一样,我们都有病,都是阶下囚。五个小时的电影,少了午睡的我一点也没有困意,感慨人生的唏嘘,比起医院的囚禁,更可怕的是社会的牢笼、命运的困境,很显然电影想讲的当然不只这群精神病患者,而是手绑枷锁的每一个正常人。因此核心是一个正常人进入到精神病院,渐渐变成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视角。它背后带来的思考是存在的荒诞、人生的虚无、自由的遥不可及,就好像那首在吸烟区里朗诵的那首诗歌,是哀叹、是自嘲、也还有一丝怜悯。
下午出门和朋友一起去郎园看《囚》 整场片子近5个小时时长 我意外地没觉得累 映后和前同事们一起吃了个涮羊肉 聊起片中印象深刻且打动自己的片段时 脑海里立马浮现出那个患有精神疾病的男孩在床上躺着直愣愣的看着自己妈妈 不闭眼睡觉 反反复复睁开他双眼 后来他爬起来跪在床上妈妈面前说“妈妈,对不起。 妈妈,我爱你。”的时候 我就开始压抑自己暴风哭泣(都不好意思抽纸巾??)那种生而为人对不起又无能为力的感觉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牢笼 我们走进来后 可以选择出去 而他们进来后 却没有权利确定自己的离开
“科学啊,它解释不了的就说你是精神病”,只这一句话,就贯穿了全篇。各种现代病理学意义下的精神病案例,每一条都是对既有社会规范、框架的质问,就像许多参与者都提到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精神病患者”,毕竟连医生都说标准在浮动。有太多令人感慨的片刻和撕破社会现实的黑色幽默了,最动容的还是那个失眠的孩子,他的整个状态和妈妈的回应仿佛令我魂归旧时光。或许若真的像《超凡少年》里的故事一样,倒也是一种美好。可是现实中,每个人都被迫着蜷缩在社会框架里,又都负手渴望冲破牢笼、飞向天空。
我一直思考马莉摘取故事的多元(亲情,婚姻,官僚,犯罪等),选择病人的“标签”(身份,职业,阶层),摄影机的有机移动(监视,亲密)。可看到的是囚与家庭,囚与体制,囚与社会权威之前的纠葛和碰撞。当然正视近景的“审问”和仰视中景的“偷窥”也是自反性的,第二部分的结尾,观众的同情与怜悯被全面驳回的那一刻强调囚与观众这一最核心的关系。最后潜伏在日常情景中囚与拍摄者的互动也反映出马莉执导纪录片的功底足够深厚。(虽然我还是在琢磨为什么只选择男性病人)
很喜欢导演进入的方式。大家知道镜头的存在,偶尔会冲镜头发问,但镜头本身是恰到好处的沉默。正常与非正常的界线模糊,四个多小时的观影是一场谈话。完全可以在一些场景和人物中间寻找到“我们”,病床上向母亲跪下的孩子,说完“经历过不好的人才懂得什么是好,他心里有一个完整的好”之后流下一行清泪的青年,高亢念诗、垂首啜泣的“普通人”。所有关于母亲、爱人、孤独、困境的体验和认知,完全是切肤之痛。而他们体味地更深刻。
到底里面是囚还是外面是囚?为什么这些精神病人看起来精神如此正常,能拍到这些东西太令人钦佩了,这些精神病人各自有各自的故事,有学生、抢劫犯、瘾君子、嫖客、酒鬼、被领导压迫的社畜、被批斗瞧不起一辈子没有朋友的“狗崽子”,每个人的故事都选的很好,母爱,亲情,家庭,生活,关于这些人生命题似乎他们看的更为透彻。五个小时看下来有一种生活在他处的感觉,就是颈椎有点扛不住。
没想到赶上了年底的一场加映,真是太棒了????全程近五个小时,腰不好的人真有点坐不住。片子本身节奏很慢,也正因为慢展现的东西才足够丰富,形形色色的人和背后各异的人生,透露出畸形的家庭、社会影子,不仅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边缘人所处的世界,也折射很多社会问题。东北话真是太有感染力了,很多话不咸不淡说出来真的很逗。另外真的很佩服导演一个人拍摄、剪辑,心里太强大了。
过了这么多年终于在林象看完了,纪录片并不是什么展现客观存在的手段,所有都是导演想给观众呈现的面貌,现在这个角度上,对它是满意的,因为它的角度是单一的,仅仅从住院者出发,医者刻画的很片面。我在那些所谓的病人身上看到了人类的各种影子,如果他们有病,谁又没有病呢?生而为人,不同就是有病吗?幸好,我身边没有想把我关起来的人,那个无为的人,我真是很羡慕~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